名词解释
响应式Web设计 RWD (Responsive Web Design):网页内容会随着访问它的视口及设备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样式。
弹性网格布局(fluid grid)
弹性图片/媒体(flexible images)
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可以让我们在某些条件下(如宽度和高度为多少的情况下)为网页应用样式。
前端 frontend :用户看到的浏览器
后端 backend :连上数据库网页版、手机版等等分开服务
视口(viewport):浏览器中用于呈现网页的区域
设备(device)
切换装置 Toggle
图像化记忆:弹性≈流式 fluid≈flexible
断点 :某个宽度临界点,跨过这个点布局就会发生显著变化
HTML(英文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中文译为“超文本标记语言”,主要是通过HTML标记对网页中的文本、图片、声音等内容进行描述。
max-width规则:保证所有图片最大显示为其自身的100%(即最大只可以显示为自身那么大)。
为何需要"响应式网页设计"
正如图所示,手机屏幕分辨率统计亚洲 2017年2月 - 2018年2月显示,使用360640的手机屏幕分辨率的亚洲用户逐月上升且幅度较大,使用7201280手机屏幕分辨率的用户逐月减少,说明用户对手机的选择有所改变,且根据趋势,用户的手机分辨率的不同,其适用的网页页面与容器本身有出入,所以更应对手机屏幕所显示的网页进行调整,使所显示的内容样式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响应式网页设计优势:
- 灵活性强,可以适应不同分辨率的设备
- 方便快捷的解决多设备显示适应问题
- 节省人力开发成本,不再需要有人特地维护PC页面,移动页面维护更少
- 没有重定向
采用了响应式Web设计
中大南方网站 http://www.nfu.edu.cn
没有采用响应式Web设计
RWD的三项组成科技
弹性网格布局(fluid grid)
弹性图片/媒体(flexible images)
媒体查询(media queries):可以让我们在某些条件下(如宽度和高度为多少的情况下)为网页应用样式。
RWD和前后端之间的关系
前端对于网站来说,通常是指网站的前台部分。前端对于网站来说,通常是指,网站的前台部分包括网站的表现层和结构层。因此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一般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基本的HTML和CSS以及JavaScript/ajax,现在最新的高级版本HTML5、CSS3,以及SVG等。
后端后端更多的是与数据库进行交互以处理相应的业务逻辑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实现功能、数据的存取、平台的稳定性与性能等。
需要依赖后端方案的RWD
通常是网页版丶手机版丶等等分开服务丶设计丶产出页面
不需要依赖后端方案的RWD
通常是网页版丶手机版丶等等一起服务丶设计丶产出页面
“响应式web设计”这个名字是Ethan Marcotte在2010年发明的。当时他在A List Apart上写了一篇文章(http://www.alistapart.com/articles/responsive-web-design/),这篇文章综合运用了三种已有技术(弹性网络布局、弹性图片/媒体、媒体查询)实现了一个解决方案,就叫“响应式web设计”。——摘抄自《响应式web设计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