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简书写下第一篇文章至今,将近三年。 今年六月加入简书,由用户变成员工,这半年过得特别快。
每周至少写出一篇文章是最佳状态,哪段时间太久没更新,就证明那段时间忙得不可开交。好比三到六月,实习的同时兼顾毕业设计,还接了 freelance 工作来帮补外地生活的高开销,全然顾不上写作。没有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不是好事。
毕业前的这一年,四处奔波,幸好如愿以偿,又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定位。下半年迎来转折,整个人的生活状态有了极大改善。
二
简叔提到,今年简书做到了内容多样性,官方专题的运营、各领域签约作者入驻等等有声有色。这些改变,都使得原来文艺、小众的品牌风格亟需调整,要朝着年轻活泼、去文艺、包容性更强的方向逐步改变,跳出瓶颈。
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阶段也没有 rebrand 的精力和打算。于是,最先在运营上尝试,因为不用发版、可以马上看到数据。例如尝试将 banner 换成矢量图形、更多彩的风格,结果用户不仅没有反感,点击率上还有了明显提升。随后,微调品牌色、style guide 等等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在每次版本迭代里逐点逐点改。
从 app 到网站,几乎没有大块底色、没有卡片式语言和阴影。虽然它们都对分清层级有利,但坏处也摆在眼前——这让界面显得零碎,分散注意力,卡片就尤其浪费空间。这时候,首先保证可用性,不优先引入更多样式来解决问题,不为追逐特别而固守某些设计。当看到潮流在变,风格的独特性自然衬托出来。关键和挑战是,定义清楚这些理念并落实。
另外,节日开屏开始常态化,即将还有商务和策划的展示网页。品牌开始攀升,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是提升品牌黏性、情感化的时候。
三
新网站开发的最后阶段,因为人手紧张,我有机会帮着做一部分前端工作。接上开发环境,所有设计还原自己调、缺省的模块和页面直接补,效率几倍地提升。
呆过的规模大的设计团队,往往有设计走查环节,即把界面中不合理、还原不到位的情况整理成文档交由开发同事调整。在 web 项目里,相比给出「这里移几个 pixel」「那里的位置要调一调」的意见,我选择打开 Inspector、调到满意后写出具体细项,但跨部门的合作,效果无法保证。到后来,我尝试在交付设计稿时用更工程化的标注方法,也依然避免不了设计、交付、开发、还原、再检查的一连串过程。
或许因为 HTML/CSS 跟最终呈现效果直接关联,上手很快。一接上开发环境,简单的模块和效果可以用 HTML 原型对接,这时,设计还原这件事就不复存在,时间甚至比原来设计加交付还短。
一方面,少一个环节就是效率的倍数提升;另一方面,互联网的产品设计不会静止不变,遇到时间跨度大的项目,开发过程中需求变化的事时有发生。因而不追求完美状态,随时迎接变化,这更需要效率的配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值得尝试的方向。而掌握一定技术基础,也有益于衡量开发成本。埋头做容易忽略思考,这是一大挑战,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在体验角度看问题;另外明确分工就更为重要,这跟每个团队独特的人员配置挂钩,外人很难参考。
四
有朋友感慨,以前想去的公司,现在工作两年后依然去不了。一直做业务相关的设计,不断优化已有功能、提升各项转化率,但这些在作品集里摆不上台面。似乎是现实,但细想就觉得有蹊跷,什么项目会脱离业务?是一些明星公司给人错觉,还是这些业务导向的设计很难体现在作品集里?
尤其在当下,用户界面设计行业已经提升到较高水平、开始规范化,交互范式成熟固定、面临同质化,in-house 设计师再难在纯粹的交互体验、视觉美感上拉开差异。
之于其他岗位,设计师负责平衡业务需求和用户诉求,有体验角度的意见,同时脑里装有大量界面组件和样式,快速做出高保真可交互原型。作为连接业务和开发的中间人员,理解业务、敏捷设计,就成为 in-house 设计师更重要的价值。
短时间内可以做到七八十分的设计,如果达到九十分要花数倍时间,就选择以后再提升。一年前我不能接受这个想法,认为一直做七八十分的设计会令自己标准下降。实际上,标准取决于自己,发挥也不会有太大波动,反而把握大方向、快速得出反馈和结论更为关键。
不纠结于 10% 的提升,将注意力集中到 10 倍的改进上去。……必要的时候,忘掉「交互强迫症」,去挖掘业务上的瓶颈,才能找到 10x 的改进点。
产品设计也同理。关注最核心的部分,而不是纠结那些模棱两可、甚至不能带来反馈的设计。
新的一年,简书期待有视觉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加入,和我们一起打磨产品。有意望简信联系,或邮件至 liuyingteng@jiansh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