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留守”儿童(812字)
文:雨荷
暑假期间,我们住的小区,一下子多了很多孩子。你仔细观看,还有不少新面孔,他们是父母从农村来度假的的孩子。
很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就是往家里寄些钱,打个电话,一年回家一两次,孩子们就在家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一起生活。只有到了暑假,父母才把他们从老家接出来,到父母在城市租的新家玩上一段时间。
我楼下住着一对来自农村的夫妇,干建筑活,男人是个小领班的,他媳妇也跟着打下手,可能劳累的吧,瘦的没有100斤,十分憔悴。假期把一儿一女接来了,按理说,女人该在家陪陪孩子,夫妻为了生计忙于赚钱,还是一同出工,孩子在家里一丢就是一天,女孩有七八岁,男孩有3岁光景。他们不能像城市的小孩那样,让父母捧着,哄着。
女孩说,爸妈给她钱,让她负责买饭、照顾弟弟。小孩子只按自己的口味吃,净吃些凉皮、麻辣串、冰糕等没营养的东西。姐弟俩倒听话,整天都在楼前面的草坪上玩,因为和其他小朋友不熟,也不敢扎堆。我切了几块西瓜送给他们,小男孩伸手想接,又看看姐姐,因为父母告诉过他们,不要出小区,不要接陌生人的东西。所以孩子处处小心翼翼。
日子虽然过得很苦,可姐弟俩的笑容依然灿烂。姐姐说:“爸妈白天不能陪我们,但一到黑天他们就回来了,就给我们讲故事,做好吃的。所以我们每天都盼着太阳快快落山。爸爸还说,等他们挣够了钱,买个新房子,我和弟弟就可以长期住大城市了。”我安慰说:“对,你们会有新房子的。”
孩子在老家难看到爸妈,现在孩子虽然来到父母身边,仍然得不到陪伴。往往早晨孩子还在睡梦中,爸妈就早早出工了;晚上等父母回来,有的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很多农村夫妻双双出来打工,想为孩子多挣些钱,将来孩子能有个好的未来。结果却误了对孩子的教育,荒废了孩子的学习,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这种现象在农村家庭很普遍。
俗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对外出打工的父母说,挣钱没多少,抽时间多陪陪孩子吧,即使父母为他挣个江山,还不如多为孩子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