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动物,基本上是群居,避免不了各种交流,但是谁能确定他人说的话,自己都理解了吗?在交流中,人是存在认知偏差的,经常性只愿意相信自己的想法,而屏蔽他人的想法。
人的想法容易是片面的,看待事物角度,往往是从自身角度出发,或者从自己认为对的角度出发。
举一个小例子,关于给老人让座的。
有一位女性,被检查出身患绝症后,深陷绝望,神色呆滞地坐在公交车上,而此时一位蹒跚的老奶奶没位子坐,就站在她旁边,女性毫无反应,旁人出言让女性让座,女性一股气起,凭什么是她让座,于是跟车上的人发生争执,这样的情景被人录制下来,并发布到网上,网民们纷纷指责女性素质低下,甚至人肉她,令她的生活更加不堪。
凭心而论,女性真的素质低下吗?一个深陷绝望的人,不让座实在是情理之中。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的出现的原因常有以下几种:
看待事物角度过于片面,只看事情表面的迹象,而没有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小孩不小心将杯子打烂了,家长出口训斥他乱动东西,小孩内心极度委屈,因为他想装杯水给辛苦工作中的家长,不小心手滑。
人与人的立场不一样,角度也不一样。若发生一个失败事件,事件中的人与事件外的人认知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公司技术部门开发了一个小游戏,第一天试测,由于人数太多,服务器崩溃,整个游戏瘫痪。技术部门的人第一反应是市场调查部门给的用户数据有误,导致设备跟不上需求。而外界的人第一反应是这个技术部门的技术不行,有待提高。事件中的人,会优先考虑这次的失败是外界因素,而不是自身原因。而外部的人会优先考虑是事件中人的态度,能力,性格等问题。
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始终想让自己保持在有利的位置。一旦出现问题,人的生存反射的第一反应找出自己没错的证据,让自己处在安全的状态下,而出现好的结果,人会第一反应将这个结果归为都是自己的功劳。比如说,目前很火的游戏,王者荣耀,如果是赢了比赛,人基本上都会谈论自己在某个时刻的英勇表现,如果是输了比赛,就会出现怪队友,怪敌人等现象。成功了归因自身能力,失败了归因环境恶劣,人以此维持自尊和自我价值。
认知偏差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问题主要来源,而每个人都存在的现象,因为它是人类维持自我,肯定自我的一种副产物,是不可避免的事物。为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认知偏差这一事,才能在更好地处理我们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