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主与专制 VS 良政与劣政
民主和专制这两个词,原本只代表两种不同的治理方式、治理程序和治理过程,但现如今已带上了某种道德评判标准,即民主就等于好,等于公平,等于正义,而专制就等于坏,等于偏颇,等于邪恶。
你不得不佩服西方话语对我们语言和思想的影响深度和渗透力度。
我的观点是:我们不应该以民主或专制来判断国家和政府的好坏,因为这只是治理的程序和过程,而是要以治理的结果来判断,我们称作:良政和劣政。
一个民主国家,可以产生劣政,也可以产生良政;
一个非民主国家,可以产生劣政,也可以产生良政;
所以,如果真的要评判一个政府,不应该以“民主”还是“非民主”来判断,而要以“良政”还是“劣政”政府来判断,看它做了什么,看老百姓获得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西方追求的是“形式民主”,把形式和程序做到位了,结果是什么就无所谓了,老百姓的民生是否得到了切实的改善那是其次的;
我们追求的是“实质民主”,一切都是以改善民生为目的。
二,西式民主是唯一的民主?
我在表达中通常是民主的前面会加上“西式”两个字,是因为它其实只代表了特定区域、特定国家所采用的特定的民主模式,世界上应该有其它更多的民主,而不应该只有这一种。但是西方在这一点上比较鸡贼,用原本的“西式民主”,注册成了“民主”的关键词,结果世界上其它所有民主都变得不民主了。
举个例子。
新疆人会做鸡肉,然后装在一个大盘子里,当地人称之为大盘鸡;
云南人也做鸡肉,然后装在一个大盘子里,当地人也称之为大盘鸡;
四川人也做鸡肉,然后装在一个大盘子里,当地人也称之为大盘鸡;
当然各自的做法都不太相同,工序不同,加的配料也都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得到了当地食客们的欢迎。
有一天,云南人到工商局用自己的工序和配料注册了一个商标叫“大盘鸡”,然后便开始到处推广。因为云南人注册了“大盘鸡”这个商标了,所以到了新疆后就不允许新疆的“大盘鸡”叫大盘鸡了,因为云南人说,要用我们云南人的工序和配料做的鸡才叫大盘鸡,其它都不是大盘鸡,你看,我们已注册商标被认定了的。于是四川的大盘鸡就不能叫大盘鸡了,新疆的大盘鸡也不能叫大盘鸡了。
而这,就是我们当前面临的困境。当“民主”这个词,被西方以“西式民主”的形式注册以后,仿佛我们的“民主”就不是“民主”了,这就是当前西方话语霸权的表现之一。
那“民主”的根本含义是什么呢?
因为民主这个概念在国际上一直很有争议,没有达成一个共识。西方认为只有“一个一票多党制”才是民主,其它任何形式都不是,但这显然是西方的话语霸权,关于民主的定义,其实美国已故总统林肯曾经用三个短语概括出了它的真实内涵: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翻译成中文就是“民有”,“民治”,“民享”。
为了更好的阐述,我们和美国进行比一个较,在比较中才能更好看清。
先讲“民享“,即“为人民做事”。中国创造的世界经济奇迹,人民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超过7亿4千万人脱贫,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中产阶层群体(4亿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报告,中国居民的家庭收入,扣除通胀因素,比1978年增长了23倍。而同一时间美国居民和家庭净资产40年来的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与1978年相比大致持平,中产规模更是从61%下降到52%;
再讲“民有”,即来自于人民。
中国90%的公务员来自于普通家庭,新中国成立以来绝大多数高级干部来自于普通家庭,红二代领导人也在基层岗位上积累了至少30-40年的理政经验;而美国国会议员富翁比例高达50%,我们的特不靠谱总统就是一个大富豪。以至于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说,今天的美国,是1%有,1%治,1%享;因此,中国政府的“民有”的程度,明显高于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尤其是高于美国这种资本影响过大的国家。
最后讲“民治”,或者叫人民治理。
究竟怎样才能让人民来更好的治理一个国家,这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探索。但美国就认为每四年选一次领导人就是人民治理国家最好且唯一的方式,认为这就等于人民治理。然而,美国国家领导人的民意支持率常年处于20%,30%,也就是说大部分时候美国的人民对领导人做的事是不满意的,但他们没有办法改变,只有等四年以后再投票选另一个。从这个意义上的,美国人民只有在每四年的那一天,真正参与与治理国家,其它的所有时间都只是在不满和等待中度过,但哪怕如此,不论此时支持率有多么的低,美国的领导人仍然自称他代表了”民治“,这是挺讽刺的。但反观我们国家,除了有每年为改善民生踊跃提案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以外,我们普通老百姓都有向上资政建言的渠道,尤其是现在网络如此发达,无论是通过网站,手机APP,都可以把民意向上反映,比如在微信里就有直接中央各个政府部门的入口,而这些意见都会被慎重考虑和讨论,从而转化为执政的政策。
上面讲的这些,就是按照美国总统肯林提出的民主的内涵对中美“实质民主”的探讨,通过这样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美国追求的是“一人一票多党轮执”的“形式民主”,而在他们的林肯总统提出的“民治”“民有”和“民享”的“实质民主”上,其“民主”程度并不如中国。
当美国把“一人一票多党轮执”这样的“形式民主”或“程序民主”等同于“民主”的时候,我们则在探索以“民治,民有,民享”为目标的“实质民主”,并且基于“保证实质民主”的前提再去反向探索更多,更好的“形式民主”或“程序民主”,而不是反过来。
这就是邓小平曾提出的“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下一节解构西方“普世价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