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能让人忘却生死,不顾一切的去维护?是什么维持了整个社会秩序,并使之安乐和平?又是什么能够轻易地毁坏整个国家?答案是,信仰。而在《孔子》这部电影中,信仰的具体表现便是:礼乐仁和。
在那个时代,“礼乐仁和”的信仰之力,强大的超乎想象。
其实在观影的过程中,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难以消去:“为什么孔子的弟子都如此信奉孔子甚至愿为孔子远离家乡,远离妻儿,抛弃一切?”起初我以为是孔子既有渊博的知识,又待人宽和善于育人的人格魅力所致,但在电影的最后,我终于明白吸引孔子弟子的不仅是孔子的个人魅力,而是孔子所代表的“礼乐仁和”的远大理想及强大的信仰之力。因为向往“礼乐仁和”的太平盛世,所以才会信仰孔子,才会无怨无悔地跟从;只为了达成理想便可以生死不顾,只为了看到以礼治国的繁荣昌盛,便会拼赴全力。
孔子的“礼乐仁和”其实在电影中有诸多表现。
首先,孔子从思想上而言,是远高于其他人甚至是远高于那个时代的。孔子主张以“礼治国,恢复周礼”而孔子的礼与旧贵族之礼亦有所不同,这点在是否应以人祭祀上亦有所体现,电影情节中孔子为救陪葬的漆思弓而不惜得罪鲁国强大势族季恒子可以看出。其中,朝廷之上舌战季氏,以季氏自身为例进行反驳,不仅体现了孔子才思敏捷,更体现了其幽默风趣的一面,一句“给个话啊”使其形象更加鲜明。而因齐鲁会盟借兵而进行的箭术之战,更是在孔子文人的形象上增添了一分武士的风采;之后的齐鲁谈判上,孔子更是以四两拨千金,以“牛车战术”吓退齐国浩荡军队,成功为鲁夺回了失地。种种事迹不仅体现着孔子的个人智慧,更是体现着“以礼治国、以礼安邦”的精神信仰。奈何生不逢时乱世之中,又有谁能欣赏孔子呢?争权夺利的时代,从不容忍一丝“礼”的温和。因此“堕三都”后季桓子便假代君王,以“玦”赠孔。聪明如孔子,怎会不明白“玦”的意思?就这样,以礼待人的孔子,不愿当面质问他的君王是否抛弃了他,只是孤身一人默默离开,从此孔子开始了长达14年的流亡。
患难方能见真情。当孔子孤身一人在雨中前进时,他的弟子正背着行囊,朝着孔子所在的地方赶去,当孔子听到一声“夫子”而回头看见众多弟子笑着望着他的那一刻,说不感动是假的。尽管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会是挨冻受饿,居无定所,但他们依然选择了跟随,因为他们始终向往,并坚信着孔子的“礼乐仁和”之梦,也愿意去帮助孔子实现这个梦想。后世人提及常言:孔子育人,成就了弟子。而在我看来,孔子在成就弟子的同时,何尝又不是成就了自己?
孔子一行人共饮一碗马肉汤、饿时弹琴以乐、颜回救书而死、子路临死之际犹不忘师言正冠而死...... 孔子一行人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只因“礼乐仁和”信仰之力早已深深刻入灵魂。因此才会四处流亡,只为寻找寄托他们理想的地方。今人看时,只觉得震撼无比,并深深为之折服。这大概也是孔子精神传承至今的原因之一吧!
故土是每个人心中的一方净土。当孔子流亡长达十四年后,鲁国终于迎接孔子回国。当孔子时隔十四年再次踏上祖国的土地时,眼中饱含热泪。不自主的以最虔诚的姿态跪拜着生他、养他的土地,他的国家!孔子及其弟子低下了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此刻矗立!已行千里,再次归来,无论这片土地曾给予他们怎样的伤害,他们都始终热爱它。
“衰老了,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礼乐仁和的梦想只能托付于未来了。”孔子临终之际,虽然对于自己难以实现“礼乐仁和,恢复周礼”的梦想而感到遗憾,却也还是满怀希望将理想托付于未来。
礼乐仁和,信仰治国,以礼治国。不仅贯穿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上,更应当在当代绽放其光芒,天下大同,以礼安邦,绝非只是空想,孔子及其弟子身上所代表的礼之信仰不仅会闪耀在中国,更会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声明:文章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