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不经常看,但每回来都会被吸住,这次被他的书讯,丹青老师,杨照老师给吸住足足两个多小时。
书讯光看书名就被这两本吸住了
基本美,第一眼看到这名字就一感觉:新名词!肯定是新新人类新造的,结果呢,作者(周嘉宁)是个八零后,不能算新新人类,,,介绍本书的一句话很吸睛:于千禧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里,开辟出一片尚未被定义的状态,以一种轻盈,逆流的语言,标记出他人与自我,意义与美学的崭新边界。
这个未被定义的状态指的是什么呢?如何用轻盈的语言表述意义与美学的新境界呢?问号浮现在脑海之余,默默记入了书吧的新书单。
原来“精芬”是这么来的。
人气漫画集,讲述一个社恐患者的各种内心戏。重点是:也许,你也是一个“精芬”。
介绍里的一个词:社交恐惧症,咋这么刺眼呢?!书里的主人公是个典型的芬兰人,低调内敛,喜欢安静,重视私人空间。这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面吗?咋就会成了社交恐惧症证的代表了呢?
又去翻看了一篇前期介绍的推文,节选的几张简图还真是似曾相识,普及程度还真不能仅限于芬兰人的专属特质,,,兴趣骤起,也给收了,要看看社交恐惧症都有啥内心戏,看看对上几个号几个座
书讯跳出来又看到这么句话:我不是在欣赏战争,而是在欣赏他的优雅。
丹青老师的话总给人一种似懂非懂的魅力,尤其眼神很犀利,极度犀利,从他身上看到另一种画家的形象。被这句话吸住很想知道他怎么在画里看战争和优雅,还是那个需要细细体会的道理,讲的是画里的情景,画里的故事,分析的是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技术特点,实则在体现画者的思想变化,他总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看完出来,又被一则介绍史记课程的内容吸引过去,杨照这个名字很陌生,对于课程内容谈及的史记这类著作,总是怯步于古文一关没好好读过,很开心在这里能有一位精通史记的老师为我们解读经典,而且还是从三千年间性格各异的人物命运这个角度进行讲解,期待这顿丰盛的人物与时代的故事。
每次从理想国溜达出来,都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