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热播剧,总保持一段距离。符合大众口味的,不一定适合我。
时间很金贵。
可是,关于《都挺好》,评论铺天盖地,几乎无法躲避。微信朋友圈,各大公众号,自创平台,以及饭桌上,也是绕不过的话题。
权且试着看看,结果一看之下,相熟且喜欢的蒙总——张晨光,从容登场。
当然,一起的,还有“作爹”倪大红,苏明玉扮演者姚晨。
独特的行事风格,动作,语言,甚至口音,不禁让人感到,风雨兼程三十年,更加成熟的样子。由衷舒一口气,真挚还在,更有韵味。
习惯了看电影电视剧,对角色扮演者有多喜欢,都不究根底。保持留下的美好,就足够了,何必面面俱到。
是好奇心太少,或者原本就是个追求完美的人,自己不能定义。
出道早的张晨光,30年前,曾与寇世勋,刘德凯,马景涛齐名。同为台剧“视帝”。
当然,对秦汉也印象颇深。
那种完全不一样的腔调,准则,价值观,另类风格,分分钟俘获了我的心。
从1984版的《一剪梅》中配角,嘴硬心软的邢飞扬开始,到1988年的《情义无价》,男一号韦康,饰演风流倜傥的富二代,演技和形象,多少人为之倾倒。
每集不落,然后追着看重播。似乎其他事情都无足轻重,它构成了当时当地的理想生活,是诗与远方,离眼下的庸常,相距甚远。
一直到现在,《一剪梅》主题曲,还是会时不时哼唱,《情义无价》主题曲,林灵原唱,一直是保留曲目,几乎每次去KTV,都要唱上一遍。
手机里,酷狗音乐播放,收藏在“我喜欢”里,不时回放。
中等音质,歌词符合人心意。对感情独特的体悟,欲走还留,莫名惆怅,都在舒缓的曲调歌词中,展露无遗。
明白年华逝去,唯爱与希望永存。痴情等待,明知不可能事事圆满,尽人事,听天命,在如水的音乐中,尽情释放。
张晨光的演艺道路,并不平坦,三十年过去,心中的美好形象,却一直都在。
偶然也有担心,会不会变得面目全非,都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
那一年,在综艺节目中看到,87版《红楼梦》中,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从玉面少年到中年沧桑。时间对人的改变,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张晨光年轻时,凭《京城四少》斩获台湾三大奖项中的两项:金钟奖和电视剧最佳男演员奖,一时风头无二。
过了不惑之年,不可避免的,角色少了,圈子小了。但是,一个人真想做一件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调整之后,先学习闽南语,演出,后进攻大陆。
分析之下,明白大陆在人口上占比很大,市场前景广阔,只要好好做,一定会有机会。
从熟悉的台湾演艺圈,到陌生的内地,重新开始,并不容易。可是,张晨光认定的事,要求自己必须做好。
这些年,演过群众演员,二十多个配角。张晨光的理念是:角色无大小,每一个都必须认真对待。
多年持续,成为新一代“老爸专业户”,“高富帅”代表。
流过的汗水,都算数。演技炉火纯青的张晨光,30年后,依然活跃在电视剧舞台上。
宝刀不老,再创佳绩。
因忙碌,这些年张晨光出演配角的电视剧,有好几部没有看过。观众,自有衡量人的尺子。那些真心,带给大家美好的同时,也收到赞许。
出生于1956年的张晨光,今年63岁。从热播剧《都挺好》中看到,张晨光饰演的蒙总,在商场,雷厉风行,对待家人、徒弟,却不乏包容、关怀、爱护。
的确,单从容貌上讲,他已不复当年的帅气,挺拔。但岁月留下的宝藏,依然吸引着人。更加稳健,高贵,更多人情味,更加成熟。
是的,被生活的大火炖小火煮,之后,散发出的味道,独特而长久。
从低处到高处,诚然费劲,必须全力以赴;从高处到低处,更是险象环生。
张晨光,用自己实力,享得荣耀,吃得苦头;能挺胸抬头,也能弯腰低头,把人生的时间,都用在热爱的演艺事业上,成就了一个时代的佳话。
我喜欢他,内心宽阔坦荡,一直探索成长的步履。
多少少年情事,都化作云烟,只有张晨光,用单纯的爱好,执着追求理想,在五彩的演艺圈里,长久存在,令人刮目。
世事无常,而美好永在。
张晨光,我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在,从未走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