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亲的听力越来越不行了,他便索性躲回他寂静的世界里,自娱自乐。偶尔会不经意间哼唱起莫名的曲调,还哼哼哈哈地自言自语。一天的时间里,除了和老伴儿还能说上几句话,几乎不与他人交流,当然也包括我们这帮子女。
父亲就像是个被宠坏的小孩儿,有些任性而固执,不顺心时便有些随心所欲,有股子不管不顾的劲头,有时候还会像孩子一样,耍耍脾气。再加上耳朵又多年不灵,外界的意见甚至不满都可以佯装不知,随便你们说去。所以大家都说,老头儿就是被我们给宠坏了。
老父亲很少耍手机、刷视频,手机对他已成了多余的摆设。他似乎对网络上的一切,都充满了质疑。曾经一度固执地认为,所有的网购都是骗子。微信上除了家人逢年过节给发的红包的零钱以外,没有关联任何银行卡,也从来不用手机支付。
而如今,离开了手机,似乎又寸步难行。所以每天出门散步时,总是不忘叮嘱老伴儿,记得带上手机,每次回来都会带回些糕点花生般的小零食,像极了刚咿呀学步的小孩子缠着妈妈买糖果的样子。
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老了就是这样的”,似乎老年,可以成为一切任性的借口。
听力衰退,我们为他配备了最好的助听器,但他拒绝佩戴,他觉得这只是自然规律,老了听不清楚也是正常。
穿衣吃饭、清洁卫生这样的日常小事儿,也越来越不讲究,经常惹得家人们的意见。而他还是那句话,“老了就是这样的”,好像在说,我都已经老成这样了,还能要求我怎样。
但父亲的这股子任劲儿,也仅仅在家里,没有了母亲的陪伴,他在外人面前显得胆怯甚至有些害羞。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男人,年轻时还管理过几千人大厂的领导干部,怎么这么快就已经,回缩成了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
仔细想来,我们这帮暂时还未曾老去的所谓年青人们,总是以我们的眼光和角度评判老年人的生活,如何才是最有意义,最值得向往的老年生活。我们还有足够的精力,还有大把的时间,积极进取、充满活力,活得精致并受人尊重。
一旦有一天,精力不够了,想去的地方去不了了,想做的事儿干不成了,对越来越有限的未来,也不再充满期望的时候,就表示,我们已经真的老了。
我们大多数的人生,按照时间顺序,大概可以分为求学、工作和退休这三个阶段。
我们在这三个阶段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故事。
我们人为地设置了退休的门槛,似乎跨过这道门,就标志着我们的人生,要迈入最后的阶段了。
这种制度性的划分,强行割裂了我们本该缓慢渐变的人生。
退休,当然不是结束,而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
适应自然规律,既不主动放弃,也不能强求,少一些人为的界定,听从我们身体的变化。当然也包括,什么才是所谓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