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板经常在说熬夜,年轻人,文人,策划人,新媒体人,都该熬夜办公,找灵感。
而立之年,说小不小说老不老,对于老板来说还属于年轻人。所以我也成了加班熬夜的一员,不过想想,熬夜与我,早就是老朋友,彼此见面很相熟了。
今年是老妈忌日七周年整。
七年,有好多代名词。七年之痒;七年的血液更新论。似乎七年到了一个坎,遗忘和重生的坎。
作为一个终于度过第一个七年的老人,我由衷的呼出一口气,终于七年了。。。。。。
老妈得了直肠癌,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早晚这个事儿,也就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重要。早期,开了刀恢复恢复,也许会有好多好多个七年可以度过;而晚期,发现之后,医生的诊断就是半年期限了。
老妈是我生平见过的人中最坚强的,没有之一。所以她坚强的跟病魔抗争了三年之久,远远甩开了医生的所谓半年的诊断魔咒,最后的最后,走时也走的坚强。
独自被留下的我当然很凄凉。
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就我个人而言,这种痛苦,是慢慢由浅入深渗透进身体的肌理里,渗透进心里最深的位置。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人而异。
也许是我天生感觉迟钝,在别人大哭的时候我只是哀伤,在别人遗忘的时候我正在痛苦,在别人前行的时候我终于站立起来,只是原地站起来而已。
不管怎样,真也好假也罢,七年之后的我,才敢在儿童节对自己说一句,你终于要长大了。
不是不痛苦,只是痛苦化为了更深层的力量,这股力量让你好好过日子,好好活下去。替老妈过完她没走完的日子。
七年过程中,我很少回忆过去,不是不能,而是不敢。
现在仔细想想,那段最痛苦又孤独的日子里,我究竟做了什么来摆脱自悲自哀的状态?
1、读书
至今为止,如果让我选一个最无悔的爱好,读书绝对是唯一且最重要的一个。
老妈才走的时间,我每晚失眠,不是睡不了,而是一睡觉就做梦。梦里有各种各样的老妈的样子,我心酸又惶恐;似乎睡眠成了利器,一旦进入就死死扎着你。我不敢睡觉,又害怕睡着,只有每晚睁着眼睛到天亮,凌晨四点才放心的睡下去。
后来我开始玩电脑,每晚每晚的坐在电脑桌前,玩各种小游戏,跟各种不认识的人聊天。聊的什么内容不记得,只要不是一个人就可以。然后,我腰椎间盘突出了。
总是这样也不是办法,我开始尝试换一种方式熬夜。于是我的床头书越来越多,占据了一大片。每晚睡前,我就打开书,哪怕有时越读越兴奋,我也会让自己继续读下去。打开广播,听着主持人低沉的声音,我至今都记得那时候我读了追风筝的人,圣经,福尔摩斯探案集,格林童话,小王子,生命清单,大国崛起,明朝那些事。。。。。。
书可以带给你诗和远方,即使你当时只是苟且。
2、心理学
其实在经济和教育允许的情况下,我很建议国家出个政策,全民都来读一读心理学。
有时候人的痛苦来自无知,无知者无畏,可是无知者也痛苦。很多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不知道你为什么会有这个问题。
当你知道了,问题也就消失了。
心理学的第一堂课,老师说了一句话,助人自助。后来我到底有没有用它来助人不好论断,但是我确实在自助上尝到了心理学的很多甜头。
那时候拼命读,基础成长变态教育心理测试,各个学科的心理学书籍对我而言都很有趣,移情泛化潜意识创伤后应激障碍强迫躁郁狂,我对心理越了解,就越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发现情绪光明的一面。那时候,真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调整自己。毕竟痛苦是你自己的,也不能总是给别人添麻烦。最后能救你自己的,还是只有你自己而已。
3、社会支持系统
我们这一代,80后也好,85后也好,有时候真的是很悲催的。一家一个,计划生育政策。平时感觉不出来,但是你不能有事啊,尤其是家里有事。
老妈生病,老爸上班挣钱(真的感谢老爸拼搏了半辈子,我们才不至于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家里养一个病人无家可归),家里只有我了。陪伴了最亲的人三年,在医院,我感觉我也离疯不远了。
最后,老妈走了,我怎么办。。。。。。
我的朋友跟我说,你别想不开啊,我们轮流来陪你睡觉,够意思吧。
我当然没有跟他们轮流睡觉,因为她们经常在我的床上睡得跟猪一样香而导致我更加失眠。
但是我也没少烦他们。真的是烦,尤其是开头那几年。
回头想想,你要有好朋友啊,真诚的个性善良的朋友,在你高兴时陪你喝酒吃肉,在你悲伤时陪你抱头痛哭。
4、信念
最后的最后,能够好好的调适,度过生活重大事件带给自己的内心创伤,来源于你自己。
我要好好活下去,因为老妈走的时候只跟我说了一句话,你要好好生活。
你要好好生活
恩,好的。
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