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流通畅、海藻丛生的盐礁的地带,生长着这样一种小动物。
它们有多个品种:
1、呈长卵圆形,长约7~9公分,宽约5~6公分,高约2公分,表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粗糙的螺肋。
2、呈长椭圆形,长约8~12公分左右,宽约6~8公分左右,高2~3公分,表面灰棕色,有不规则粗糙皱纹。
3、呈近圆形,长约4~8公分,宽约2.5~6公分,高1~2公分左右。壳顶高于壳面,螺旋部与体螺各占一半。
还有其他的品种,大小长短高低不一。
它们在水质清澈、盐度比较高的海水里生活。最喜欢15~24度的水温,还喜欢在夜间活动。
它们主要以海带、裙带菜、羊栖菜等藻类植物为食,也吃一些栖小型动物。
它们爬行速度很快,每分钟达50公分左右,遇到危险时,把足紧紧吸附在岩石上。
就是这些动物的壳,知道吗?被称为"明目圣品"。
这些壳的药用价值非常高!
它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治眼睛红肿、目障翳痛、青盲等病症。
还治疗头晕目眩、惊搐、肺热风热、骨蒸劳热。并且还滋肾、通淋。
你知道它是哪种小动物吗?
它就是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等贝壳,中药材名字叫石决明,有人也叫它真珠母、九孔螺、千里光等名字。为鲍科动物的壳。
它分布在我国的辽宁、山东等地区。生长在海底藻类丰富的世界里。
一般夏、秋两季捕捉,把肉剥除干净,清除杂质,取出外壳,晒干备用。
它外壳入药,味咸,性平,归入肝经,具有清肝明目、平肝潜阳、收敛止血、除热止痛等功效。
主要对肝肾阴虚、肝火亢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惊搐、怕光流泪、青盲内障、骨蒸劳热、外伤出血、肝肺风热、消化道疾病等病症进行治疗。
它可单用,也可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
把它与菊花、白芍搭配使用,可缓解头晕头痛、耳鸣等病症。
把它与猪肝搭配,制作成汤剂,可清肝明目。
《别录》记载:主目障翳痛,青盲。
《海药本草》记载: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纲目》记载:通五淋。
《本草求原》记载:软坚,滋肾,治痔漏。
《山东中草药手册》记载:镇肝、明目,治眩晕。
它含有碳酸钙、壳角质、胆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等成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它具有降血压、抗炎、镇静安神、缓解痉挛、舒张血管、提高免疫力、补钙等作用。
它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可直接煎水服用,一般用量15~30克。
也可把它研末,开水冲服。
也可与其他中草药一起炖汤,制作成茶饮。
石决明虽然很好,但是,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人都能使用。
首先,它不可过量和长期使用。
体质虚寒者,禁用。
孕妇、婴幼儿,慎用。
过敏体质者,禁用。
使用期间,不可与旋覆花、山桃等同食。
中草药配伍有诸多禁忌,为了安全起见,使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谨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