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冥想组文立邀请我做冥想分享。以下是我的分享稿
一/因什么结缘坐享?
瑜伽
二/老师教了什么方法
找一块安静的地方/坐直/单盘/腹式呼吸/放松「时刻关注是否放松」/从五分钟开始
三/冥想过程中的感受
开始各种不舒服,烦躁不安,靠毅力坚持
五次后很放松,眼睛清澈舒服。有一次冥想后躺在地上时感觉自己的肉身要融化掉了。轻盈。觉得很神奇。
四/如何坚持做
1/赋予意义:
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给这件事情赋予极大的意义以及不做这件事情带来的损失。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催眠自己。
除了神奇的感受外,笑来老师提出的观点:注意大于时间大于金钱 。冥想可以提升专注力,认识自己。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点。
困惑:很多时候,管不住自己,不自知。
2/各种尝试:
1)【时间/地点/姿势等外在环境姿势的探索】
每天十五分钟,中午午睡时;
每天早上十五分钟 ,直接在床上坐享 ,靠着床;
十五分钟,洗脸刷牙后 ,床上 靠着;
十五分钟 ,洗脸刷牙 ,客厅;
加时间:25分钟——30分钟——40分钟
姿势调整:单盘——双盘
总结: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多种尝试。一定要设置最小必要难度,太舒服了注意力难以集中
2)【冥想关注点尝试】
专注呼吸,吸气到呼气的循环/扫描身体/只注意鼻子部位的状态/放任自己,任思绪飘扬
3/问题诊断:
再次问自己冥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提升注意力吗,不完全正确。这不是核心。核心应该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观察到一个现象:
1/教育孩子:因材施教
2/写文章:见/感/思/行 最重要的还是观察
3/学习:先观察研究学习对象
孩子不需要教育,只需要了解,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提供环境和情境,让其自由探索。
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观察结合自己的实践领悟出来的
学习是在大脑和学习对象之间产生的链接,想要学好,必须对大脑如何工作,学习对象有何特点有全局把握。
提炼为一句话: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观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上帝给了我们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两个鼻孔,却只有一张嘴巴?多吸收,少释放。
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
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观察观察再观察”的名句,依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
达尔文也曾说过:“我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他们进行精细观察的道德能力上,我可能是中上之人”
老子《道德经》里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唯作于细;天下难事,唯作于易。细和易来源于观察。
观察如此重要,也如此简单,我们普通人通过冥想来做刻意练习即可获得。
观察的最终目的是了解。冥想过程中内观自己实际上就是了解自我,探索自我的过程。
假设这个观点是对的,我来检验一下。
坐享过程中不再刻意关注哪一个点,不再刻意强迫自己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顺其自然。
我的角色是观察者,站在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自己,在想什么?身体有哪些感受,情绪有哪些变化。
比如,坐享过程中被蚊子叮咬,腿麻。
观察时的感受:不舒服,心烦意乱,心想他妈的太难受了。这是观察吗?
这不是观察:观察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所以,不会有情绪干扰。
什么是观察呢?看着,感受,不啃声:集中注意力细细品味到底是什么感觉,腿麻/痒/挑动神经时腿部的细微感受,抛开情绪,走进这种感觉当中,我看到景象是冰雪消融-春回大地。腿部由麻痒难耐变成纯粹的麻-刺痒-清凉-豁然开朗-整个人都非常舒服。
思考:我们在遇到苦难和挫折的时候,好像也是这么回事啊。无比难受,觉得坚持不下去了,这个问题太难了,自己没能力控制。淹没在各种情绪中——放弃。
如果能够直面这层干扰,走进去扒开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会发现,事实的真相原来如此,有点柳暗花明,别有洞天的畅快和欢喜。
4/改进方法:
时间:早上5:00-6:00洗漱并简单的运动拉升后
地点:客厅
音乐:海浪声
姿势:单盘,挺直脊椎
冥想方法:观察
记录:1-2分钟 大致状态
五/冥想对我的帮助:
1/案例:说说我买芒果干的故事。去年在家学习了一年,越学习越心慌,越焦虑,越没自信。到12月份我觉得必须改变这样的局面,找点事情做。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消息说自己开了芒果干工厂,马上联系,开启了销售芒果干之旅。
这个过程有很多小细节我在这里就不分享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我的简书瞧瞧。说我自己在情绪上的两个突破点:
1.发朋友圈15天左右,有那么两三天几乎没有人购买也没有人点赞。看着朋友圈心里冷清的凄凉感。一个小小的声音跑出来说:做这个就是三分钟热度,新鲜劲一过,谁还天天吃这个。
你看,都没有搭理你,多没劲。算了,干点别的吧。
放到一年前,这事肯定到此一游就完事了。现在可不一样,吹耳边风,想催眠我?没门。直接摔开这个小捣蛋鬼,问自己:为什么这两天没人搭理啊。朋友圈人数不够?关注的人太少?发送时间不对?发送频率不对?发送内容没吸引力?发送时间不够长?品种太单一?总共就这么些问题嘛,人数不够走出去加人,请求朋友帮忙推广。时间不对,摸索大家开朋友圈的时间,踩点发送。频率不够定合适的频率。发送的时间不够长继续发送。品种单一,增加品种。
结果呢,结果我还挺满意的,一个月销售了2000斤。盈利1万多。
2.带孩子去学校门口卖芒果干,目的是想给孩子一个体验销售机会,第二个自己也想卖掉一些产品。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政治上无比正确,心里却扭扭捏捏。不好意思,难为情。好像沿街乞讨似的,我是什么人啊,怎么就买起来小小芒果干呢!把自己吹得老大老大的,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像我这种人就应该干高级有档次的事情,怎么能卖这玩意呢!内心戏可丰富啦。
遮遮掩掩畏手畏脚的张罗着,拿儿子当挡箭牌,各种教他怎么卖以掩盖自己的不好意思。
这时候旁边来了位拉着拉杆箱卖麻花的美女,只见她麻利的打开麻花给小朋友分享,一边吆喝,没几分钟时间,身边就有十几个人围着她买麻花。半小时不到,眼睁睁看着她卖了60包,而我,仅仅卖了5包而已。看着她那麻花,成本挺低的,她卖15元,小算盘敲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一包赚7.5,60*7.5=450元 450元!半小时?!马上加了美女微信,证实了我的猜想。
改变,开始吆喝试吃,十来分钟,我带过去的20包芒果干全部卖完。看着空空的纸箱,从心里微微一笑,脑海中飘出一句话:要钱还是要面子,感叹情绪这堵墙谁拆干净拆彻底了,谁就获得自由了。
为什么说这两件事情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我们之所以没做成我们本应该做成的事情,很多时候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被情绪欺骗了,没有走进去探讨事情的本质。而冥想却可以训练我们抛开情绪一步步探寻问题的本质的思维习惯。
一点共识:看别人的问题,眼睛都是雪亮雪亮的,看自己就瞎黑啦。冥想是训练我们用看别人的眼睛来看自己。
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引导自己,不被情绪控制的人,有什么好处,大家脑补一下吧。其实上面的案例中我已经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好处,那只是小小的好处,积累起来就是大大的益处。冥想的意义最终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是因人而异的。需要自己去探寻/实践。
总结一下,冥想对我而言带来了两点帮助:
第一,随时随地的觉知,站在第三者的角度看自己,自己就是自己的守护神
第二,在觉知中剥离情绪干扰
最后分享一点骗自己一直做下去的小技巧:把她当作一场实验,玩玩。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探索未知的自己,探索冥想的意义,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有趣。
这是实践冥想一年来的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小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