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寒假!》读后感 ——读第四章片段《寒假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有感
放假前学校给我们每位班主任赠送了这本书,之前忙碌的期末工作让我一直没有时间仔细阅读。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对这种寒假项目的创生与开展存在着许多疑问,寒假利用空余时间通过阅读得到了解答。 学生是家庭、学校、社区合作的主体,学生的需求与智慧发展是寒假生活重建的核心,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和利益最大化是活动开展的初衷及教育目的。如何在寒假生活的重建中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呢?
一、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儿童享受到良好的营养,但是儿童也开始出现肥胖、龋齿、视力不良等现象。除此以外,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意外伤害的发生也令人担忧。小学生精神上开始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这些健康问题来自多重因素的影响,生活环境、父母的教养行为等等。每个班总有几个特殊的孩子,他们的学习习惯差,缺失人际交往的能力,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通过观察与家长的沟通,发现他们的教育方式要么严厉挨打,要么过分溺爱。 根据以上的这些健康素养问题,我们班的“幸福作业”中要求孩子们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体育锻炼,每天坚持做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其中,每日的运动打卡活动让学生养成每日一运动的习惯,并通过图片、视频的记录和上传,让家长参与进来,更好地监督孩子。每日坚持做家务虽说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够主动坚持并非易事。从班级群的分享来看,今年寒假,我们的孩子们特别积极,也感受到了家长们的不易。而我们的家长们也乐此不疲地在群里分享着孩子们做家务时的美丽身影,对于孩子们这样的改变,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感到惊讶和欣喜。 一个具备健康素养的学生也应该掌握有关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的概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和减少危害健康的危险行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但是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和空气污染,所以我们班的部分同学加入了社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活动中。
二、提升学科素养,培养学习习惯 寒假生活中,总要有学科类作业,每个学科作业无非是一些相关章节的试卷或者寒假作业本。但是这样的作业存在着两面性,老师往往看中由生变熟、由熟变巧的训练过程,所以没有作业老师心里反而不踏实。对于学生,它是欲拒还怕的困顿;对于家长,既有怨又有担心。所以看来,将教育三方主体对于寒假作业既有爱又有恨,这也是多年来寒假作业所面临的问题。书中也关注到了这些问题,提出可以联合生活,让作业具有趣味性。我们班在今年的寒假幸福作业中也融于了很多趣味性。比如在数学学科方面,我们一起设计2019的年历,把快乐数学的所思所想制作成手抄报,走进超市找一找、算一算年货重量、价钱等等,将丰富的特色活动和学科知识相融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没有老师监管的假期中学会自我监督,多了一份自觉。 寒假生活与学期中的日常学习生活比较而言,缺失一定的规律,所以在假期中孩子们也要维护好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让兴趣更加持久。我们班在去年展销会上开展了小春笋画展,让我见到了孩子们对画画的热情。所以在这次寒假中,我也不断鼓励孩子,让他们从生活中激发创作的灵感。
三、一切从“儿童参与”出发的再认识 寒暑假生活占据每个学生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如果只把寒暑假作为“休息”的时间,那么寒暑假便成了教育的断层。假期是儿童自己的,是以儿童为中心形成的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只有当儿童真正参与到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活动有拥有感时,有关儿童早期领导力和创造力的探索才真正变得有意义,才有可能把“终身教育”理念很好地实施下去。 “儿童参与”有着儿童自身的发展与教育意义。从小就有参与经历的儿童能够更容易将自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改变带到成人阶段。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一项活动、一个组织或者集体中,体现的是对这个活动、这个组织或者集体的拥有感以及责任感,能够发展儿童协同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掌控能力。在寒假生活中,小朋友们有加入玩伴团活动,也有参与到小记者活动等等,增强了他们的集体感、领导能力、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