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至少有两次冲动的话,那么一次是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另一次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显然我要说的是第二种。
途经一天的奔波在第二天,我们来到了始信峰的半山腰。随着导游的讲解,让我们知道黄山原名“黟山”,相传黄帝曾在此处炼丹,而改名黄山,而黄山四绝则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这里比起我们熟识的紫金山,黄山的路要险峻得多,举目四望,️️崎岖的山岭蜿蜒起伏,白蒙蒙的云雾凝滞在山巅。
据导游介绍,我们将沿着排云楼向黑虎松进发,途中在北海宾馆处有一幅刘海粟老先生的字画。
大约走了两三里路,我们快靠近黑虎松时,导游提醒我们先拍一张风景照,不要与其合照。
黑虎松,树龄800,黄山十大名松之一,排名第二,仅次于迎客松。名字由来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指松树本身从下往上看似一个虎字;而另一种说的是狮子峰上层有一座寺庙,一天一个僧人下山化缘时途经此处,隐隐约约看见一只黑虎,待他回首再望时,取而代之的是一棵松树,僧人认为这棵松树是黑虎的化身,所以取名为黑虎松。
国画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有九次都是来画这棵松树的,先前在北海宾馆处所见的那一幅画是他第七次来黄山时所作。
导游道:“来时让大家先拍风景照,不要与其合照是为什么呢?属羊的不要与它合影——羊入虎口;属龙的就成了龙虎斗;属虎的则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导游说前方不远处就是我们下一个景点梦笔生花,待我们走近时,看到了一颗小石头上长出了一棵松树,据导游介绍,这棵松树是第三代松了,第一代松枯死了;第二代松是假的,被游客发现了;现在这一棵是真的,是后来移植上去的。
梦笔生花的名字有许多个传说,其一相传李白他梦见他所用的毛笔的笔尖上开了一朵花在他梦醒后做了一首诗“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有笔的地方肯定就有笔架就在我们的前方,从左往右数的第五根,像不像一个人在那里钓鱼——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后面的那个尖尖的山峰叫上升峰,笔架的左手边的山峰上有两组巧石:一只蜗牛和一只骆驼分别是背靠背一个头朝上,一个头朝下。在黄山看巧石三分长相七分想象。
在中午午餐过后,导游提醒我们下一站是西海大峡谷,往左的路陡,短,往右则相反。我兴冲冲地选择了左边,可谁知我立在山麓,低下头望着那崎岖的山路,不仅倒吸了口凉气,先行下山的人们像小甲虫一样在陡峭的一环路上蠕动,走几步路就得停下喘口气,山路陡峭极了,必须弓着背,艰难的挪动脚步。可谁知走到二环路时,天空下起大雨,一行人只好躲在石缝下避雨,从上面渗透下的雨水十分冰冷,冲刷你着我们继续前进的信心,父亲觉得必须一鼓作气,于是我们穿戴好雨衣,像峡谷挺近。
在雨水中,尽管我无数次勉励着自己就快要到了,可每一次鼓励的过后都促使我的力量在一点一点的缓慢流逝,忽然希望出现在我的眼前,可谁知距离目的地我们还要再绕半个山腰。我心灰意冷,一屁股坐在地上;周围也有不断的有人选择放弃,虽然我不想放弃,但确实坚持不住了只好在心里默认自己的无能。
雨停了,我们该出发了……
在焦急的等待中,我们坐上了缆车,下了车,我们回来宾馆。晚饭过后我们决定向光明顶挺近。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因为刚下过雨,地面很滑,让人猝不及防,一不留神就会摔倒。大大降低了我们上山的速度,等我们爬上光明顶已经是8:40了,但我依旧很高兴因为在8:40这一刻光明顶被我们踩在了脚下!
太阳已经的下山了,我看着天,恩!是该回去了,火红的夕阳仿佛为我们送别,阵阵的凉风好似在跟我们挥手,想着之前眼中的美景,心里仿佛顿时轻松起来,没有一丝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