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著作《偏见的本质》中有一段X先生对犹太人持有偏见的对话。
X先生:犹太人的麻烦在于他们只是关心自己的团体。
Y先生:但是从社区捐助活动的记录来看,按犹太人的人口数量比例,他们对社区慈善事业的捐助是更为慷慨的。
X先生:这表明他们总是邀宠的,而且总是干预教会事务。除了金钱以外,他们什么都不在乎。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犹太人银行家。
Y先生: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从事银行业的犹太人是微不足道的,其比例远远低于非犹太人。
X先生:的确如此,他们不会去从事那些受人尊敬的行业。他们只会去搞电影业,或者经营夜总会。
X先生对犹太人持有很深的偏见,根本不受那些与自己原有定型不一致的信息的影响。
那么,什么是偏见?
人们依据有错误的和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针对某个特定群体的敌对的和负向的态度。
偏见包括了三个方面认知上的,情感上的,行为上的。
偏见的认知成分,偏见中认知成分的部分,其实因为获得了错误的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会让我们只关注一个特定群体的整体特征,而忽略了里面个体的差异。
偏见的情感成分:直觉和仇恨。情感是根植于直觉的,所以它本身就抵制理性论据,这也是为什么偏见很难被改变的原因。单纯的刻板印象很容易被事实和逻辑推翻,但有了情感的存在,就会让抱有偏见的人们,无视那些与偏见不符的信息。
偏见的行为成分歧视。偏见会导致那个受鄙视的群体的成员,遭受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偏见产生的原因
1 经济和政治竞争
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强势群体便试图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掠夺和诋毁来获得一些物质利益。
2 替代性攻击:替罪羊理论
替罪羊,某个力量较弱的无辜的人,因为某件自己无过错的事情而受到谴责的过程。
替罪羊现象容易出现在这样的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将攻击矛头转向他们所不喜欢,明显的而又相对弱小的群体。
3 自我形象和地位的维持
偏见的一个很重要的决定因素隐含在我们为自身行为和自我感觉进行辩护之中。
4 带有偏见的人格
权威人格的特征,他们的信仰往往非常坚定,他们往往只有传统的价值观,他们不能容忍软弱,(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的),他们趋向于严厉的惩罚,他们多疑,他们对权威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为什么会形成偏见的人格呢?由于对父母的认同,孩子便会有意识地从他们那里获得对少数族裔的看法。
5 从众引起的偏见
大部分偏见行为却是人们对社会规范盲目遵从的结果。
我们如何减少偏见呢?
1 接触和熟悉对方。
2 合作和相互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