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触动一:
“如果你真的想知道你为什么做某些事情,那就先不要做,看看会发生什么。”
例证:假如你决心戒烟,你很快会面对想吸烟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是你吸烟的原因,不过是最外层的原因。如果你能抵挡住这种欲望,你就会看到它是由什么引起的,也就是第二层原因。如果你能坦然面对你所见到的,你将面临第三层原因,以此类推。同样,假如你想减肥,下决心的下一刻就是思念麻辣烫在舌尖跳舞的麻辣鲜香,甚至只是因为想起来就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奶茶布丁的醇香丝滑。
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抵挡一下诱惑,用剥洋葱的方法层层找到心,这个过程会很痛苦,但找到真正的原因,将理解你为什么要做那些事。
行动:可以试着找找N次减肥失败背后的原因。
触动二
“你不是你的思想;你觉知你的思想。你不是你的情感;你体验你的情感。你不是你的身体;你能在镜中看到你的身体,并通过你的眼睛和耳朵经历这个世界。你是一个有意识的存在,你知道你能觉知所有内在和外部的事物。”
很多时候我会自我批判,这个时候的我对自己是父母的看法?是爱人对我的看法?是好朋友对我的看法?是孩子对我的看法?是老板给我的看法?是同事是下属对我的看法?······
哪一部分是自己的看法?哪个时刻能看到是自己选择相信了其中一种看法?当思想受到打扰,问问自己“看到了这个过程的我到底是谁”。
行动:情绪感觉提前,自我退后观察。
触动三:适合收藏的习得性无助案例和舒适区边缘游走突破自我的案例
从前,如果要把狗关在后院,你必须装上篱笆。如今你不需要篱笆了,因为你可以使用电子设备。你可以把电线埋在地下,再给狗套上一个小项圈。狗会想:“我自由了!我以前必须待在篱笆里面。太好了!”当它跑向不该去的地方,“嚓!”——它往后一跳,叫了起来。原来,那里有一条无形的边界,当狗靠近那条边界,就会被电击一次。电击令狗感到很疼,非常不舒服,所以后来只要狗走近边界,它就会害怕。所以你看,笼子不一定要看起来像笼子,也可以是由你对不舒适的恐惧制造的。如果只要你走近边界,你就会开始感到不适和不安,那么边界就是你的笼子的铁条。只要你待在笼子里,你就不可能知道外界是什么样子。笼子的边界使你的世界看起来有限而短暂,而无限和永恒就在你的笼子外面。——习得性无助
隔一段时间就向前一小步,以适应电击的强度,只要它反复进行,它最终能够突破边界。由于那只是一道无形的边界,它只要学会忍耐那种不适,就能够突破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