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李希贵说过:今天的老师,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劳动。仔细想想,深有感触。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但是又调皮不服管教的孩子,如何用平和、健康的心态对待自己学生,对待教师这份职业?《教师心理健康六项修炼》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质量具有决定意义的影响,仔细回想自己一天的情绪变化历程,你会发现,一天中,你可能会经历平静、烦躁、惊喜、困惑、失望等等各种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恰好孩子在你异常烦闷又无法排遣的时候调皮捣蛋,而你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时会出现什么后果?轻则可能是你过激的言语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重则或许你没有控制好而动手打了他。所以,教师应该在面对学生时控制好的负面情绪,努力地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和情绪来面对每一位学生。那我们应该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我从书中找到了以下几个方法。1、保持积极情绪,远离消极情绪。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就是他是否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它包括快乐、满足、自豪、惊喜、欣慰、惊奇、兴奋、崇敬等情绪。积极情绪使人们能够享受生活和工作中的乐趣,鼓励人们寻找新的机遇。积极情绪和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乐观等因素有关,换句话说,外向、乐观的更容易得到快乐。他们更容易看到一件事情中乐观的那部分,而悲观主义者则刚好相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试着做一些训练,比如这样记录你的生活:只记下生活中令你愉快的人或事,每一天结束时,请反思一下你的记录,将那些美好的记忆留在脑海里,而把那些不愉快的从你的记忆中慢慢剔除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也可以把寻找积极情绪的方法教给学生,比如可以每周给孩子布置这样的一项作业:将一周内让他们感到快乐、幸福、令人感动的类似的事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在一周统一的时间与班级同学分享,时间一长,孩子们就会刻意地去关注生活中那些积极向上的事情,而会把负面事情带来的影响放置一边,整个班级的氛围也会变得积极起来。2、学习管理情绪。学习管理情绪,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学习关注自己的情绪。我们必须要发展出一种不同的情绪意识,必须在我们沉浸自己的情绪中时让自己后退一步,就好像有另一个自己在注视情绪中的自我,把自己放在旁观者或观察者的位置上,居高临下地审视当时的清醒,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审视自己,我们才能问自己,是否真的希望受到这种情绪的摆布,或者还是做出理智的选择。我曾经看过一句话:当你在向自己的孩子发火时,你的样子在孩子眼里,就是一个魔鬼。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没有几个人会在自己歇斯底里时还关注着面部表情,才不会去管自己的五官已经扭曲成什么样子,这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魔鬼么?所以,当你下一次还想发火时,想想自己子啊别人眼中的样子,或许你的火气就会降下来了。3、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当自己和某人发生了冲突,我们有时会在心里放心理电影,把当时的情况再复盘一遍,想象自己如果这件事情再重来,我们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让自己“扳回一城”,其实这不过是让自己再次体会了一次当时的愤怒或者无助感。我们经常会这么做,自己内心的不良情绪就像一个无助的虚弱的孩子,如果我们不停地去刺激他,抗拒他,他地存在感会越来越强,反之,如果我们去接纳他,愿意与他和解,那这个受伤的孩子就会变得乖巧起来,我们总是为自己的不完美感到遗憾,却没有关注到在你处于这种情绪时时间已经在慢慢流逝,于事无补。所以,对于已经发生了、无力去改变的事情,我们要学会接纳,发生了就是发生了,过去的无可挽回,不需要懊恼万分。未来的,还有机会,不需要心生恐惧,倒不如静下心来看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教师面对的压力多样而且复杂,有对自己过高期望的落差感,还有学校、家长、已经社会所施加的外部压力,因此,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才能让你的职业生涯更加有意义而且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