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根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对一个国家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目前中国制造业更多的是中低端产品的庞大产能,传统粗放式的制造业生产,这种粗放式的产能扩张难以为继。且资金大多流向房地产、股票等虚拟经济,导致制造业和实体业资金缺乏,发展艰难。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次提到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的发展形势十分严峻。
实体经济在垮
中国实体经济现如今的处境可谓是异常艰难。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企业税费负担重。社会保险33%,企业所得税20%,增值税17%,个税累进,粗算10%,贷款利息10%,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以及动不动的各项罚款。10年前,企业的100元收入中,税费占了10元多,利润是8元多,税费是利润的1.2倍左右;到2016年,税费上升到12元,利润却只有3元,税费是利润的4倍。税费负担重制约了企业发展,企业利润空间一路下滑,严重打击了企业积极。在实体经济利润空间不断缩窄的背景下,即使是减税降费对企业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经营成本高。对于企业来说,总成本的构成是比较复杂的,包括了劳动力成本、财务成本、管理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多种成本。在实体业中劳动力成本是经营成本中的重要部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被集约型和高新技术型产业所替代,劳动力成本自然在提升。此外,人口红利的减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价格低廉,也推升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
融资难融资贵。社会中大量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或不乐于投向制造业,而制造业缺乏资金,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银行资本大多用于稳定的,能赚钱的虚拟经济,虽然短期内能提高效益,但长期来看会出现危机。
实体经济不好做的另一大原因在市场恶性竞争。市场上产品越来越多,企业生产大批同质化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替代品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商品信息繁杂,广告也随之爆棚,消费者对爆炸的商品信息出现排斥心理,购买产品时难以抉择。而产品本身难以抓住消费者的心,使得销量和盈利状况不佳。部分企业尝试通过打“价格战”提升销量,甚至不惜亏损占领市场,但“价格战”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只会让市场陷入混乱,使实体业发展更加艰难。
对于实体经济,把企业做大做强才是关键。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提高提升产品质量,了解消费者需求,并且不断实现消费升级,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有出路。
“脱实向虚”现象突出
实体经济是“以物生钱”,但实体经济不等于“实物经济”。虚拟经济是“以钱生钱”,它不是传统意义上所指的互联网产业,而是炒股,金融泡沫,资产泡沫等实体经济之外完全自我循环的“虚假经济”。
企业将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炒股,或用于房地产等金融活动,“开厂不如炒房”的情况大量出现和存在。房子本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一线城市的房价一路飙涨,而三四线城市现大量鬼城。虽然当前一线城市屡出“限购”政策,但限购仍没能拯救这股炒房热,资金“脱实向虚”现象突出,“以钱炒钱”的苗头渐长。部分金融机构热衷当通道、做过桥、加链条、放杠杆,推高资金成本,增加资本风险,风控难度增加。
“以钱生钱”的欲望是无限的,房地产的金融化,表现出的经济金融化已经过度了。经济的过度金融化导致杠杆率居高不下和资产泡沫,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会反转,从相生变成相克,对实体经济形成严重的抑制。实体经济发展速度无法支撑这种快速高涨的脱实向虚趋向。第一制造大国的优势已经不在,实体经济制造业艰难支撑,房地产的牛越吹越大,大到制造业已经买不起单了。
说经济触底回升为时过早
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资金“脱实向虚”是实现经济稳定发展、合理调整结构的需要。
实体经济的窘境在2016年下半年已经得到了改善,为让实体经济轻装上阵,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是做强实体经济的关键,以制造业转型升级能促进实体经济振兴。
春江水暖鸭先知。对于发展利好、改革红利,实体经济企业的感受最为直接。企业税费负担减轻,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压力缓解。有企业称“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但目前的减压成果对企业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房价仍然让人望尘莫及,高额的税收负担,高杠杆的金融体系,高支出的经营成本……无一不在冲击着实体经济,实体业和制造业谈发展还举步维艰,靠地产泡沫中国经济没有未来。这场轰轰烈烈的财富重新分配盛宴,究竟何时终结?真的准备好戳破经济泡沫了吗?
实体经济2017开局平稳,但未来走势仍不乐观,“脱实向虚”仍需警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7次提到实体经济,振兴实体经济被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体经济在新一年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7年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决战之年。
来源:风险投资人(微信公众号:fxtzr2017)
《风险投资人》自媒体平台,投融经验分享,风口动态分析,多角度呈现投资人观点,每天一个投融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