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不是医生,此文章不是科普,坐标吉林长春。
吾友—低血糖(5年以上交情),说来就来,不分时间地点场合,也不管你在做什么,它来的时候,我浑身冒汗,连腿上也会出汗的哦,手指发抖,无力,头晕。缓解的方法只有一个:吃东西,然后休息,过一会儿它就消失了。
最尴尬的一次是有一年夏天我出差在德国,周末,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在美丽的阿莫西湖畔游玩。低血糖突然找来,我只好和同事说自己不舒服,要回酒店。大家刚刚出来,都不愿意回去,于是我就一个人艰难地抄近路(乡间小路)往回走。德国的乡村很美,几乎没有什么人,超市都在离我很远的地方,平时觉得很近的路,彼时显得那么漫长,真是浑身无力呀,我一边走一边还想着,要是走不动了,会不会倒下来,我一个人能爬回去吗?身在异国,好想家啊,家里多好啊,好吃的东西随时随地可以找到。唉,我差点想把地上长的蒲公英摘下来吃了。
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地走了回去,不料同事们已在酒店门口等着我了,让大家担心,很不好意思。彼时身上的汗水已经打湿了衣服,自觉浑身发冷,赶快上楼吃了巧克力,才算缓过来。
还有更吓人的一次,前年我们去崇明开会,那是个别墅区,因为要等着晚上和领导们一起吃饭,几个女生就聚在我的房间里面说笑。好巧不巧,我的老友又来凑热闹,初时我还坚持着,后来就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所幸还能说话,同事们打电话给领导求救,我们领导也不知从哪里找到的糖和饼干,算是把我救过来了。
犯的次数多了,同事亲友就都知道我有这么个厉害老友,每次出门,都有人检查:带手机了吗?钥匙呢?包里有吃的吗?同事们有什么吃的,都想着问我吃不吃,或者硬塞给我。搞得我好像哪里不对劲似的。其实每次体检,指标都正常,最近的一次血糖是4.7,不算低。
不管怎样,老友已经让我很不耐烦了,刚好有一天下班,快到家时它又来了,于是我下车,径直去了小区诊所,然要求医生给测血糖,姑奶奶我就不先吃东西,倒要看看是怎么回事。还记得那天护士小姑娘很不高兴,说这么测不符合标准,我抖着手指,和她解释,我就想知道我这么难受,血糖是多少。两个小时后结果出来了,3.8,是比正常值(我记得是3.9还是4.1?)只低一点点嘛,至于这么大反应吗?医生说,你的血糖要是低于3,估计就休克了,还能走路吗?那我又问了,大夫我怎么办呢?她的回答和其它人一样:吃!还嘱咐我一定在包里带着吃的东西,至少要带着糖。可是老友为什么总来找我不找别人,我怎么能摆脱它呢,医生没有说。
我怀疑医生们都把精力用到研究和处理三高上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你看看各路的文章书籍都是告诫大家三高如何有危害,如何保健如何避免……怎么就没有人关心一下像我这样的人呢?真是不公平…
就知道让我吃,难道我吃得还不够多?一日三餐,不忌口,而且有时睡觉前我还要吃东西(不然半夜会饿醒)。为了调整血糖,我还培养过一段时间的英式下午茶,话说吃蛋糕也是件痛苦的事,吃了一段时间,人胖了两斤,低血糖仍然不请自来,我也放弃了努力。
直到我学习了中医,了解了自己的体质,脾胃虚弱,吃东西不能很好地吸收,体形纤巧细弱,生过了孩子也没有变得粗壮一点,脾虚的原因是我这个人思虑重,平时工作用脑多,而且不爱运动不爱笑。
刚刚读了一本书,叫做《人人都可长寿—如何养成让身体年轻的细胞》,作者是日本人,叫太田成男,多年研究如何让人变得年轻。
这本书很实用,建议大家有机会读一读,关键词是:线粒体,和活性氧。简单说,细胞产生的线粒体使我们年轻,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大家听说过吧,应该是一样的)会让人变老。
书中说道:在使用大脑的时候,就是脑细胞里的线粒体制造能量,和身体细胞不同的是,大脑生产能量只使用糖。用脑过度会导致血糖降低,这时使用糖分作为能源的大脑,就会发出警报,要求加糖,这就是饥饿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吃了高热量的东西,比如蛋糕,坚果,食物中的脂肪和其它营养成分就囤积在身体里了。
所以为了不长胖,这个时候就补充糖分就可以了,糖水就Ok。老友再来,多半我吃点糖,喝点红糖水就可以打发它走了。
从现在开始,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了: 1 减少不必要的思虑,我这么渺小,瞎操什么心,昨日已过,明日未来,难过什么,急什么。 2 放下压力,目下正在做断舍离,一天会比一天轻松。 3 做运动,这回知道为什么运动和运动的原则了(书中有介绍)
姑奶奶我就是要甩掉这个老友—低血糖,且看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