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到村小支教交流。和实验小学相比,村小的各项上级检查要少好多,于是,我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有了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在村小,有幸认识了一位达人老师——叶粉老师。叶老师是一位马拉松痴迷者,只要有马拉松赛事,她几乎场场不落,且每次的成绩都不俗,引得我们一干老师唯有羡慕嫉妒的份。我则更佩服叶老师的那份持之以恒的毅力。在和叶老师的交往中,知道她不仅酷爱长跑,还是一个十分爱读书的人。她计划2018年全年读书100本。受她的影响,我也制定了2018年读100本书的计划。于是,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身边总是随身携带一本书。一是为了能按时完成自己的阅读任务,另一个也是想尽快提高自己的阅读素养。记得于永正老师说过“剜到篮里的都是菜。”虽然于老师说的是关于教学的事,但我认为,道理都是一样的,不管什么书,读了总有好处,读了,再说。
空闲时间,经常见我抱着一本书在读。空堂课读、看学生早读时读、学生上自习课时读、晚上睡觉前读、等孩子放学时读……只要一有时间,总是不由自主的拿过一本书读。曾经有一天早上,到学校后才发现早上走的匆忙,居然忘记把书带到学校了,害的我一天都懊恼的不得了。后来,我又发现了另外一条读书的渠道——听书。由于学校离家较远,于是,我在手机上下载了“喜马拉雅听书”,上下班的路上,用来听书。回到家做家务时,也是打开手机,边听边做饭。还别说,在不知不觉间,以前总是觉得做饭枯燥的我,也可以气定神闲的把这项工作做得挺好了。总之,利用所有的碎片时间来读书。这样读书对我来说,收获是巨大的。更让我高兴地是,我班的孩子在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兴起了一股读书热。班级内几乎每个孩子人手一本书。下课时,甚至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坐在座位上,读得津津有味,赶着都不出教室。隔三差五就有几个孩子兴冲冲地向我汇报:“老师,我又读完了一本××××书。”每每这时,我和学生们总是互相加油。 2018年结束了,我并没有完成我制定的读100本书的任务,但依然收获满满。纸质书读了52本,听的书是33本。其中,教育教学类的书有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亿师友,谈人生》;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一线表扬学》、《我的语文观》、《我的作文教学课例》、《管建刚和他的阅读教学革命》;薛法根老师的《做一个大写的教师》、《现在开始上语文课》;尹建莉老师的《最美的教育最简单》;李吉林老师的《潺潺清泉——李吉林教育随笔》;李镇西老师的《做个好老师并不难》、《教育的力量》;薛瑞萍老师的《薛瑞萍班级日志》;李政涛老师的《教育常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常生龙老师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窦桂梅老师的《我的教育视界》……其他的书,文史类的居多,也有一些散文,人物传记。如《苏东坡传》、《陆小曼传》、《李清照传》、《李煜传》、《张爱玲传》、《杨绛传》、《张幼仪传》、《林徽因传》;白落梅的散文《我用青春只为寻你》、《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修行》、《一卷大唐的风华》;于丹的《庄子心得》、《趣品人生》;郦波老师的《诗酒趁年华》、《风雨张居正》、《五百年来王阳明》、《救时宰相于谦》;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亲爱的安德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小仲马的《茶花女》;雨果的《悲惨世界》;余华的《活着》;余秋雨的《余秋雨散文》……
这些书让我收获良多。个人认为,管建刚老师的书最接地气,他书中所写的事,貌似我们这些一线老师也每天都在经历着。并且,管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读后让人感觉特别轻松,且实用性很强,他的指向教学让我受益匪浅。李吉林老师的教育随笔确实像一股清泉,她的情景教育让孩子们不再惧怕作文,在具体的情境中,孩子们总是能妙语连珠。魏书生老师教会了我管理班级的切实可行的诀窍,让我所带的班级在接班半个月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薛法根老师的板块教学,清简、厚实、睿智,让我见识了他自身特有的教学风格:简约而不简单。于永正老师更是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从郦波老师那儿,我认识了“明朝一哥王阳明”,粗略了解了他创立的“阳明心学”;认识了救时宰相于谦;也认识了让大明王朝延续了将近100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其实,大家都知道,从学校毕业并不是修炼自己的结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持书伴流年,阅读是充实自己的捷径。反思这一年的读书生活,读书丰盈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但许多时候只是忙于完成阅读任务,并没有真正沉下心来,真正的读进去。有些书虽然读完了,但是并没有留下太深的印象。今年再读书,一定要做好读书记录,让自己真正的读有所得。
老师们,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不断给自己充电,讲台只有三尺,但世界却有万千,不要忘了读书旅行看世界!记住,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一路书香,一生阳光!
2019 ,继续追随阅读的脚步,我,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