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朋友过来找我办事,中途接到他母亲电话:我生你们三个有什么用呀,想吃个酱豆腐都指望不上…..
朋友苦笑,一迭声回母亲一会就把酱豆腐送回去,然后和我解释,他老妈昨天打电话让他买瓶酱豆腐回去,他给忙忘了,这不,一上午催好几次了,他说你要不先从隔壁小卖部买一个吧,偏不,理由是比城里的贵五毛钱!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城里某超市的鸡蛋搞活动啦,大米打折啦,甚至得专门把他召回去拉她来城里亲自买,因为她不放心怕儿子敷衍她随随便便买贵了!他忙得跟三孙子似的,省那点钱还不够油钱呢!你以为她没钱吗?不!她就是好那一口。你要是不拉她出来,她就撒泼打滚给你扣一顶不孝的大帽子。
朋友其实很孝顺。他父亲早年得了癌症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剩下他母亲一个人住村里不肯跟着他们到城里。好在她还不很老,现在也只不过六十四岁,身体也健康,他们的村子紧挨城里,他回去也不过十分钟的事情,且母亲住村里可以和一帮老姐妹打麻将打扑克过得很滋润也就由着她了,他自己也经常晚上回去陪母亲住。
但她母亲是那种典型的农村泼辣妇女,性格强势,口舌锋利不饶人,还爱叨叨,朋友年轻时谈恋爱,两个女朋友都是被他母亲赶走的。后来他就学乖了,在母亲和媳妇中间周旋着,尽量把两个人都哄高兴,日子才算勉强过下来。这不前些天母亲患了点皮肤病,不能在家开锅炒菜,怕遭了油烟,他姐姐就把母亲接到她家。住了十来天,姐姐给他打电话,让他把母亲接到他家住几天吧,因为他母亲已经快要和他姐夫打起来了;然后他就把母亲接过来了,情况就更加的糟糕了,还没一周呢,媳妇发信息,真不是我不孝顺你妈啊,每天啥也是个事,各种挑毛病,实在没办法了;连他儿子也悄悄和他说,你让奶奶别乱穿我睡衣啊,妈妈给她买了新睡衣说舍不得穿,满身疙瘩非要穿我的,手刚挠了身上又去揉面!还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要外卖又骂她花钱!朋友想了两天,哄着他妈回了村里,他自己每天中午从厂里灶上带饭给母亲送,晚上回去陪母亲睡。以为应该没事了吧,他母亲又是各种叨叨,说给工人吃这么好的饭,他们配吗?这不是浪费吗?哄她说特意给她做的才罢休;早上还没醒呢,他母亲又开始了,东家长西家短,他应该怎么怎么做,整个被他母亲搅得头晕脑胀!
其实,不止他母亲这样,很多母亲都爱唠叨,还会一当了婆婆,就自动把媳妇列入敌人的行列,在儿子面前说媳妇的坏话,遇到个聪明的儿子还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息事宁人小事化了;碰到个愚孝的,你就等着家里鸡犬不宁战火纷飞吧。
我向来很奇怪这种母亲,为什么看到儿子媳妇不和就有种莫名的满足感?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幸福吗?难道你不心疼他吗?事业、家庭、孩子已经够他受了,说不定还有房贷车贷,为什么还要给他增加压力呢?
也有例外。我们楼上的阿姨,市里的退休领导,老公是依然在位的更高一级的领导,媳妇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这样的高干家庭,按照我以前浅薄的观念,以为必定对媳妇咄咄逼人优越感满满。但事实是,阿姨对媳妇完全没有架子,常常和媳妇一起逛商场,给媳妇买昂贵的衣服,也一起去菜场买菜,教媳妇怎么理家,慢慢把财政大权交给媳妇,她外出不在的时候,连位高权重的公公也得和媳妇拿零用钱;更难得的是,阿姨常常另外偷偷给媳妇钱让她去补贴娘家,后来因为看到她一个闺蜜突发脑溢血去世,更是把银行卡密码都给了媳妇或者干脆改她名字。每每楼道里碰到婆媳俩回来,我都表示羡慕的不行,阿姨总说:“亏我有这么一个好媳妇,既是我的媳妇又是闺女,还是闺蜜,是司机,要不然我这生活得多枯燥啊!”明明是婆婆对媳妇好,偏偏说成多亏了这媳妇,这样的婆媳怎么会吵起来呢!
中国自古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说法,可见婆媳大战代代相传。当然啦,现在的媳妇可不是古代社会的小媳妇了,她们和亲妈都干仗,不用说婆婆了,网上常有婆媳大战的各种笑料。
其实,细细想想,婆媳大战的本质不是因为婆媳,而是,你老了以后怎样做一个受儿孙尊敬的和喜爱的老人!比如我们楼上的那位阿姨,她不止是会当婆婆,偶尔和我们聊天的时候发现她头脑清晰熟悉国内国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形势,可以和任何一个人侃侃而谈,而我是连哪个国家在打仗都不知道的,只能像个傻子一样目瞪口呆。阿姨的儿子和我聊起来也会说,他母亲就是他家的佘太君,父亲反而不管家里的事,家里的大事都需要母亲拿主意,母亲不在家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整个家里都空落落的。
之前那位朋友的母亲和楼上的阿姨相对比一下,发现那个朋友是捏着鼻子尽孝的,而阿姨是自带光芒和吸引力的。我,一个四十六岁的中年妇女,两个儿子的母亲,未来会是两个媳妇的婆婆,我会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呢?想想这个问题就觉得冷汗直流。
我母亲有我和我姐我哥三个孩子,我和姐姐经常轮流为母亲洗澡擦身体。有一次当我搓的汗流浃背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没有闺女,等我老了可得让谁给我洗澡呢?和母亲聊这个问题,她笑了说,那你就多攒点钱住最高级的养老院吧。也只好这样了吧,可是当那个年轻的服务员对着我苍老褶皱的身体时,会不会心里边直犯恶心呢?还是受不了。
我有点摄影的小爱好,今年儿子突然也迷上了摄影,一开始拿我的老相机学,后来缠着我给他买了微单,配了好几个镜头,七七八八花了好几万。他自己常常去漫展上拍,也去野外。有一次说有流星雨,大半夜拉着我去了荒郊野外。山坡上,娘俩扛着长枪短炮对着漫天繁星,听着夏夜里的蛐叫虫鸣,感觉真的很美好。当真的有一颗颗流星划过天际时,我只觉得这种美好竟然是儿子给的真是难得的可贵了。上周我去湖边散步,正好儿子也在,便背了相机和我一起去。正值日落,给我拍了几张好看的剪影,发到闺蜜群里,一个闺蜜说,儿子能和老妈这样真的很好啦。
我说,我刚悟出一个重要的人生哲理:人要想老了不惹孩子厌烦,你得一直会玩,爱玩,能和他们玩到一起,听懂他们的话题,既能给他们建议又不显唠叨,身体健康能自理,干净,有钱,有学识。
闺蜜说,其他都多余,一个“有钱”就够了。
我说,不不不,光有钱真的不够,那样他们只是硬生生忍着而已,说不定心里在盼着你早点归西他们好继承了家产就自由了。
闺蜜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