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在读书时都不知道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年少轻狂的心多少有些不可一世。
工作了才明白世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以前认为自己从政至少得要三年副科、五年正科、十年副处的提拔速度。
否则都是埋没了自己的才能,可是现实却告诉你科级是多数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以前心想只要认真努力做企业人人都可以在一些城市拥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后来才明白一线城市的一个安身之所是无数青年的终生奋斗目标。
毕业找工作时,年轻的我们很多时候看不上体制内稳定的工作,觉得待遇只够温饱。
选择工作地点时往往看不上家乡三四线小城市,认为只有一线城市才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我们憧憬着经过自己的努力,在一线城市的高层写字楼里有一间属于自己的办公室。
工作闲暇端起一杯咖啡俯瞰这属于我们的城市。
然而生活无情的鞭打着我们,刚刚参加工作的前几个月,发现除去吃穿住行的开支,身上已经所剩无几。
最怕听到的消息就是听说同学结婚,因为每随一个份子钱可能就意味着要吃两周的泡面。
工作几年后,发现我们并没有在高楼里喝着咖啡俯瞰这座城市,而是阴冷的地下室里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加班晚了没有了地铁和公交,因为舍不得花打车的钱,独自沿着马路朝出租屋走去。
打量这座工作了几年的城市,既感到熟悉又分外陌生。
看着住宅楼上零星的灯光,内心有种漂泊无依的苍凉感。
对于这座城市我们始终是过客,这里容纳的下我们,但我们不属于这里。
经过社会历练的我们渐渐明白了世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我们只是普通人,做一份平凡的工作,挣着不多的薪水。
我们渐渐明白了生活富足是个例,工资不够花才是常态。
然而,无论生活再怎样艰辛,我们也要咬牙坚持,生活并没有给你退缩的权利。
记得上小学时父母为了让我更好的长身体,每月给我订购牛奶。
父母从来不舍得喝,而从未感受的生活压力的我每天理所应当的喝着牛奶,还以为生活富足、岁月静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父母扛起了生活的重担。
他们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几十年如一直的和生活抗争,才把我抚育成人、供我读书。
世道的艰辛、生活的不易,工作压力大,工资不够花,然而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努力生活、热爱生活。
正如罗曼罗兰笔下那种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的英雄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