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边疆治理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犹如立起定海神针,贯穿起边疆繁荣稳定的红线,是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根本保障。
加强思想引领,筑牢边疆治理的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边疆治理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举办各类宣讲活动、文化下乡等形式,向边疆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阐释边疆治理的重要意义和目标任务,使边疆人民深刻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信念。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用当地语言和民族特色文化形式传播党的声音,让边疆人民在熟悉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洗礼,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强化组织建设,打造边疆治理的坚强堡垒。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在边疆地区构建严密的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边疆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边境一线的村寨、哨所等地建立党组织,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边疆治理的最前沿。培养和发展边疆地区的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为边疆治理注入新鲜血液。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在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边疆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促进经济发展,夯实边疆治理的物质基础。发展是解决边疆地区一切问题的关键。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资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在边疆地区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边境贸易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对边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条件,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边疆地区的实施,促进边疆农村牧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让边疆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增强边疆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维护民族团结,构建边疆治理的和谐环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边疆地区多民族聚居,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学校、社区、企业等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氛围。通过民族团结促进边疆社会稳定,以边疆社会稳定保障民族团结,使边疆地区成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党的全面领导是边疆治理的定海神针与贯穿红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边疆治理各方面全过程,实现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让边疆这片广袤的土地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绚丽色彩。边疆治理的伟大航程,党旗飘扬,必将驶向更加辉煌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