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到现在,心情依旧不能平静,真的很开心,晚上连发了数次朋友圈,然后还自己拍照留念,还有就是一早来到公司,把申花围巾放在了办公位上展示,紧接着又换了所有我可以替换的头像,手机桌面。。。这么多年来一直关注的申花,起起伏伏,大风大浪,终于在2017年行将结束的时候,拿到了98年后第二个足协杯冠军!
93年申花俱乐部横空出世,那个时候热水器刚刚开始热销,赞助商就是申花集团主打产品也是热水器,于是大家就喜欢上了这个非常有寓意的企业名字,“申花”即代表“上海之花”,人们在球场上为它呼喊,那个时候看球,喜欢排人浪,喜欢往看台下扔卷筒纸,喜欢撕纸片飞洒,大家并没有整齐划一的服装,没有响亮的口号,那时候上海就这么一支球队,独养儿子!
后来根宝的“抢逼围”打遍天下无敌手:范大将军从后场杀到前场无人敌,祁宏一个追风少年,看似弱不经风,但棉里藏刀,还有谢晖,1/8德国血统,头球绝对笑傲群雄,当时被称为三驾马车,金三角攻击线,当然成耀东的后防固若金汤,万夫莫开,吴承瑛左翼风驰电掣,勇不敢当,与申思左脚配合,犹如神助,中场如申思和刘军技术娴熟,任意球飞花,还有吴兵、朱琪、区楚良。。。等等,也少不了那些经济实惠的外援,和国内首屈一指的内援,当年确实人才济济,势不可挡!
那时,我们去看球就是去看进攻、进球的,我们从不担心球队会输,特别在主场,正是八万人体育场,但随着主教练的下课,核心球员们的转会,假球风波,到后来渐渐发现,球队有时候会输得很厉害,输得连尊严也丧失了,甚至有人说这不是11个人的比赛,而更像是一盘散沙,精气神都没了,球员为了钱为了奖金,好像并不在乎球迷的感受。
从那时开始,很多人纷纷离开支持申花的行列,而我依旧坚持着,因为我相信既然是一支球队,总有状态的起伏,总会有高潮和低谷,不能以一时的成绩论英雄,而要以可以传世的足球文化和理念为基石,建立起上百年的俱乐部历史,这就需要第12人的支持,毫无保留地支持!
原来的球迷们转而去支持新兴的上海球队:中远、国际、申鑫、上港,特别是由根宝崇明基地出品的东亚队改编为的上港队,由于冲超后联赛成绩排名靠前,而备受关注。于是就有了杀红眼的上海德比,不论是场上还是场下,被舆论带起了一轮同城球队争霸,谁是上海滩老大的角斗,引起球迷团体的严重撕裂,好像非此即彼,城无大爱!
其实在我看来,老大早就已经定论:谁出生得早谁就是,这点毋容置疑!
如果另一种打出来、看实力的老大,我就不敢苟同了,这只能是类似黑社会争霸或者挑战,并不能用它来取代辈分和次序,光从俱乐部93年成立至今,申花已经25个年头,而上港12年,才申花的一半,如果再往上追溯申花成队的历史,可以从1953年上海队开始,至今已是65年,那时的根宝和王后军都在队里效力。
所以上港队应该好好认认老大哥了,不要因为自己感觉有点壮了,就什么也不讲了,规矩也没有了,一味得要争所谓的老大,而放弃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知识地积累和传承,不要像小日本一样,就是不肯承认自己的老祖宗是从中国、朝鲜跑去的,大家同宗同族的,别一有点洋枪洋炮洋人撑腰,就要过来烧杀抢掠,耀武扬威,最终结局还是会被打回原形的!
上海足球是讲文化的,是讲传承的,这种历练必定有高兴也有悲伤,有上升也有下落,有爱申花的父亲也会有效力申花孩子,让我们这一代一代人手里呐喊的名字流传下去,成为骄傲,成为象征,成为荣誉。
申花是冠军!这是发自球迷内心的荣誉感,从来都是,一直都是,永远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