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见美好,在教育中寻找到乐趣,这可能就是教育的一种幸福。
——题记
寒风猎猎,却又温暖如春,这是因为2019年项城课题群网络教研(45)期教研活动如期开始,这次是糊涂群主邀请的大咖级人物马增信老师,他为我们做一次题为《做一个幸福的新教育人》的网络教研活动。
马增信,现在是山东武城县实验中学的教师,男,1965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武城县。2018年新网师生命叙事征文中荣获十佳,得到了朱永新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亲笔签名的赠书。他博学而又谦逊,善良而又热情。糊涂群主在群里宣传时,群里的小伙伴都都非常激动,按捺不住,焦急等待,期待着讲座开始。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马老师告诉我们,幸福是一种向上向善的心安。回忆起教育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忙碌之后是满满的收获,是满满的感动,是满满的幸福。
教育写作的意义。
马老师告诉我们,教育写作能提升阅读品质。好的写作习惯会让你的阅读品质更高,如果没有写作习惯,可能更多的是泛泛浏览,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的看一看,如果有写作的需要,往往会有摘录,就会用心咀嚼,再三琢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怎样构思的,怎样布局谋篇的,剪裁选材的。阅读帮助写作,写作促进阅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像新网师的王兮就是通过班本课程实践写成了《做有温度的教育》,顾舟群就是因为她潜心研究低年级“读写绘”实验,给学生家长写信,最后出版了《改变,从习惯开始》。曾得到中国教育学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老师的高度评价。
的确,我们的教育随笔就是不断发现另一个被自己忽略的自己,这些教育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明,故事越多,文字越多,你的教育生活就越丰满,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就会越来越感到幸福!
所以,教育的幸福绝对不是一个个证书,而是一业业的教育记录,是坚持不懈的教育写作,这样就可以让我们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由平凡走向卓越,忧平淡走向幸福。
那么,如何进行教育写作?马老师既给我们分享了陶行知论阅读的“八何”、李镇西老师成功的秘诀“五个一”工程(李镇西老师的五个一: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和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1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李海林老师的六步写作法。还现身说法,分享了自己的写作感悟:随时随地写、列提纲、学会构思、学会选择。这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让我们受益匪浅。
马老师具体从四方面进行了指导:一、学会积累,养成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的习惯。二、学会选择培养,分析,整理去粗取精的能力。三、学会构思打好毛片布局主体结构的腹稿。四、学会表达,达到文从字顺、情理适当的效果。
我的网师,我的成长。马老师年龄大,身体差,但依然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突飞猛进,除了和他的热爱学习有关,还在于他的计划清单细致又落实到位。他加入新网师的时间并不长,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真是令人佩服至极!
作为也爱好读读写写的我,听了讲座之后,如醍醐灌顶,瞬间而已觉得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们的优势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天天要备课、上课,处理发生了矛盾,理顺和学生的关系,随时都可能有新的发现,有触动自己思想,震撼自己心灵的人和事。有一刹那的思想火花,那么随时记录储存到资料库里,随时取出来使用,发挥它的作用,做好积累,养成写教育,日记,教育,随笔的习惯。这样会事半功倍!
正如马老师所说,行动是感动最好的诠释,要把所学所想付诸行动,既要做口的巨人,又要做行的高标!
让我们向马老师看齐,也努力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是燃烧自己,而是点亮自己,越点越亮,温暖自己的生命,也照亮别人的世界,让自己的心灯长明,既然选择了教育,就要风雨兼程,让我们的教育的每一天都满是幸福,满是阳光!满是爱!
悠于不语斋
2019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