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前,要做哪些“心理”准备

“不就是养个娃吗? 放!轻!松!”

珊妈的第1篇不严肃读书报告


想当年,珊妈我可是以文科学霸的身份,晋升成清华小学渣。但说来惭愧,自从有了珊妹,我看的书只剩下……绘本。

哎~怪人不如责己,我决定向珊爸学习,搞个《珊妈读书报告》系列,每周一篇,和大家一起“修学分”。别叫我XX妈,我可是自信迷人追求提升自我的有娃美少女!

(珊爸:可以先提升下你的cup吗?)

第一本书呢,我想和大家分享《魔法岁月:0~6岁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本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

[美]塞尔玛·弗雷伯格(Selma H.Fraiberg)著,江兰 译

Why 这本书?

当妈后的最大感受,就是最好的爸妈,必须从小娃的角度去理解Ta。

娃们就像小哈利·波特,会操纵爸妈的行为,让咱们发狂;而背后的原因是,咱们看不见娃们面对的是怎样一个世界,那里或许有魔法、有咒语、有怪兽、也有天使。

珊妈我选这本书,是因为它会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带你走进小娃们的内心世界,并且会指导你——咱们做啥,才能帮他们战胜那个魔法世界里的“怪兽”和“坏巫师”。

Who该来读?

新手爸妈、资深老母,都推荐你来看看!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你娃,如果你想学点儿童心理学——这本书都是不错的入门选择哦!

它能帮你寻根究底,探究很多现象背后、深层心理学上的原因和不可思议。而且,书里有关于儿童性教育、自控和道德感的发展、管教的尺度与误区等等的大量案例,珊妈我表示非常受用。

What是真经?

一开篇,作者塞尔玛就按照心理的发展状态,把童年早期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她都理论结合实际:先用一两章介绍孩子的人格发展状况,接着再探讨养育孩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案例。所以,还挺有实践意义滴!

容珊妈我吐槽一句:本书翻译得不咋的,一般人理不清它的逻辑。作为“二般人”的珊妈我,将用三篇文章,占用大家几分钟来拆解这本书!好啦,珊妈的拆书开始!

来拿起剪刀、拆掉透明塑料膜,打开这本书——这书的序篇特别推荐,因为它科普了很多心理学上的基础概念,正是这些概念提供了小娃“魔法世界观”的理论支持。

养孩子前,你需要的“心理常识”

身心健康、焦虑、恐惧、想象、求知……这些概念贯穿了6岁以前孩子的成长,了解了这些的家长,才能有效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1.养育孩子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作者认为,养孩子首要的就是身心健康。 身体健康好说,那么,啥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平衡,就像个下图里的跷跷板,一边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一边是道德感和社会需要的限制。当两者冲突时,宝宝的内心就会产生恐惧和焦虑。

谁说童年是金色的?宝宝心里苦着呢!

不过这些小魔法师学习处理焦虑的过程,就是孩子内心成长的过程。如果咱们能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的天性,就能够帮助Ta健康成长。

珊妈评语:嗯……和咱们成年人是一样的!

2.焦虑了,孩子会怎样?

焦虑是对危险的本能反应,别说小孩,咱们也有。

小婴儿常会“一惊一乍”,稍大一点就淡定得多。

为啥?这是他们学会了预判“危险”,并通过焦虑来让自己做好准备,减少痛苦。(小娃们够聪明吧!) 这也是为啥一到睡觉,不少宝宝就会闹觉、抗拒,因为他们已经预计到要与清醒说拜拜啦。

焦虑不是啥坏事,它除了能帮娃们对抗恐惧,也可以推动Ta们获得良知。正是因为害怕被所爱之人批评以及对被爱的渴望,让小孩形成了良知。

珊妈评语:嗯……和咱们成年人是一样一样的!

3.焦虑中,怎么战胜Ta?

这咋办呢? 书里提了两个法宝:父母的帮助和孩子的自身力量。


爸妈怎么做,才叫好?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婴儿需要依靠父母来满足需要、缓解压力、预知危险和摆脱烦恼。可以说,父母就是个无所不能的、善良的“神”。但很快,这种美好形象就破灭了。他们所深爱的父母也会变成“怪物”。

这是因为婴儿就像个追求快乐的小动物,其早期人格围绕着他的欲望和身体需求形成。

当父母的教养和Ta的欲望产生冲突时,你在婴儿的眼中就变成了一个“大坏蛋”。

所以,当父母无法帮孩子应对焦虑,甚至还是焦虑的诱因时,该怎么办呢?

好在大自然赋予了每个宝宝天生的“战斗魔法”——想象力和求知欲。

>>>(1)想象力

孩子会把焦虑投射到想象出的某种事物上,在想象里改造它,获得控制它的办法(成年人,咱们这叫YY)。看我们家珊妹:

珊妹是个偏内向的小姑凉,有时候我觉得她啥都不怕,就是怕人。(其实她是对的,人才是最可怕的……听妈妈的话,嗯!)这种与人交往的焦虑,让她无法与同龄人打成一片。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她交到了一个名叫“喵匹”的朋友,她说她每天都在和“喵匹”玩。

“你可以带着‘喵匹’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吗?”我问她。

“不行,它会害怕的。”

我马上明白了,这个小闺蜜其实是珊妹自己想象出来的“朋友”。“喵匹”内向、怕生,简直就是珊妹的翻版。

渐渐的,珊妹描述的玩伴里多了其他小朋友的名字,直到后来她再也没提过“喵匹”了。这意味着她通过这个想象中的小伙伴,逐渐学会了战胜社交焦虑的方式。

类似还有,现在她睡觉前一定会把她的小兔子和小鸭子玩偶摆在枕头边上。如果半夜醒来,也一定要找到它们才睡。这是她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负责任的妈妈,从来不会在半夜爬起来溜走,去写公号(就像现在,嗯! 珊妈我错了……呜呜)。珊妹这个照顾“宝宝”的需要,帮助她排解了对妈妈夜里消失的恐惧。

珊妈评语:YY有强大的力量……嗯……和咱们成年人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我也想要把cup提升一下。。YYYYY 中!收~~

>>>(2)求知欲

对一些好奇心旺盛的孩子来说,知道的越多,越能抵抗焦虑。

用书里的例子,托尼4岁时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做手术。手术前,他说想要一个坏了的旧闹钟,家长们都觉得匪夷所思。幸好父母答应了他。在住院休养期间,他一直忙于修理这个闹钟。

为什么他会想要修理闹钟呢?其实和他对自己生病的焦虑有关。他认为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医生会把他“修好”,他通过修理闹钟来帮助自己减少这份痛苦,而闹钟修好了,他自己也就能康复。

而正是手术的焦虑让托尼发现自己对于“修理东西”有着强大的意愿,以至于他发展出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格,长大后成为了一名科学家。

如果家长那时拒绝了托尼的要求,很可能就错过了他发展探索性人格的机会,甚至让世界损失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看,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后,是不是能理解孩子那些“古怪”的行为、看不见的“朋友”都是怎么来了的吧?所以快来读读这本书,恶补儿童心理学知识,获得进入他们“魔法世界”的资格吧!这可是对你俩创造出的小生命背负的最基本的“责任”。

好啦,珊妈我去继续读书啦~~!!多么好学的珊妈,此处应有掌声!!

下期预告:

下周同一时间,我们会来重点讲讲这书的干货——3岁前的小宝宝,它的内心经过了哪些发展阶段?小婴儿发出的各项信号,都是啥意思?语言在养育过程中起到怎样的关键作用?

大宝爸妈们也别着急,3~6岁的教养问题,我们下下周就讲到啦!

另外,不严肃育儿委员会已经成立啦,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来和珊爸珊妈一起学习吧!


文 /珊妈@不严肃育儿(ID:T-reading)

大观家庭(ID:thedaguan)出品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内容合作请微信联系大观家庭(ID:thedaguan)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就是养个娃吗? 放!轻!松!” 珊妈的第3篇不严肃读书报告 想象一下,当妈之后,你有多久没有好好说话? 跟老公...
    大观家庭阅读 727评论 0 0
  • 借着假日的余暇,拿起了那本放在书架上很久的书-《这世界唯一的你》,这是一本写心情的书,很对我的胃口,也许是天真,也...
    拾荒者道一阅读 285评论 0 1
  • 你所认为的超级三体是什么? 古典说:在最好的时代,成为一个超级个体。现在的时代是个体崛起的最好时代,可是崛起需要平...
    端端老师阅读 883评论 2 50
  • 发现我成功的将这个文集写成了个人成长之路,却与情商与运营差了千里......whatever。 不知道什么时候,公...
    Tramps阅读 398评论 0 0
  • 说不用担心老人对孩子专注力的影响。可我还是焦虑,一会递给宝一个玩具,宝刚玩上,老人又递一个新的。我看到老人对孩子...
    山里仁佳阅读 28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