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一直在带着孩子同孩子的小伙伴进行友好交流,再小的娃也是需要社交的嘛。
不可避免的,我们就谈到了现在的辅导班和早教班问题。
话题一般围绕如下几方面开展:
1、 要不要上早教
2、 选择哪一个早教
3、早教班的费用问题
期间,孩子的奶奶或者姥姥也会发表自己的看法,说一说,孩子上了早教班挺有用的啊,学会了多少个新的词语,学会了多少的新动作,真的有用。
一转身,讨论完了,就听到大人冲着孩子说:
“那谁,你怎么又在地上爬啊,多脏啊,起来!”
“哎,那东西不在那放,不要碰!”
“干嘛呢,你脏不脏”
我只好在旁边默默的微笑。
诚然,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得上是费尽心思,从到底要不要上早教这件事情就可以看出来,无论是上还是不上,咱们都是百般思量。
然而,请不要忘了,最好的早教是家教,最有效的早教是亲子早教。
人从生下来所经历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学习。
上再多的学不如家长一句话,上再好的早教班,不如家中一件小事起到的影响大。
家长的言行时刻影响孩子的发展。
一岁的孩子就已经具有了主动性,可以自己动手操作了。在早教班中孩子们通过不断的拿大东西,拿小东西来练习自己的抓握能力和精细动作,回到家中,这也不能碰,那也不能碰,早教班中的练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会放手,才是最好的早教。
0-1岁的孩子他们的的动作发展以移动动作为主,包括:躺、坐、爬、站。
1-2岁时他们由移动活动向基本运动国度:爬,可以进行障碍怕了,走,滚,踢,扔接等等。
2-3岁的孩子可以向不同的方向走,跑可以追逐跑,障碍跑,跳,也可以通过荡秋千,蹬童车等方式玩运动玩具。
孩子所进行的每一次动作对他们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
大家可以发现孩子喜欢玩纸箱,那些脏脏的大大的快递箱子简直就是他们的天堂坐进去就不肯出来,与之类似的是他们特别喜欢钻到角落里,越小,越狭窄越开心,坚决不肯出来。
是不是特别的让人心烦?
其实是他们在用自己的身体感受空间的大小。
到了一到二岁的孩子,可以学习玩比较复杂的玩具,开始把物体当做“工具”来使用。
碗啊,筷子啊,木棍啊,勺子啊,成了他们手里的最爱,不停的叠在一起,插到一块。
是不是又让人心惊胆战?
事实上在这些活动中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可以得到训练。他们可以感知大小,分辨图形,还能锻炼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到三岁的孩子他们的手眼协调和控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再加上心理成长,两岁的孩子真的能淘上天:你写字,他来撕纸,你蒸馒头,她来抢面,下个楼,哪有土他去哪,见到水就能玩起来没完没了,当然,自己也是一身水。
是不是,好烦?
但就是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可以感受到不同物品的材质,不同物品的性质,体验到冷热烫,明确什么是粗糙什么是平滑,更重要的是他们会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得到充实的内心体验。
大人们的不允许,不可以,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呢?
阻碍他们的感觉体验,打断了他们的注意力,否定了孩子,让他们的内心产生了不被重视不被认可的心理体验。
这种情况下,有什么早教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学会放手,才是最好早教。
这样会不会很危险?
大人是干嘛的,保护他们啊?购物这么方便,材质这么丰富,把危险物品换成安全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