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无辣不欢。
如果有朋友告诉我:
烧烤、烤鱼不能辣,串串要清汤,剁椒鱼头辣子鸡水煮鱼麻辣兔头小龙虾根本吃不了……那么告辞,微辣,是我交友的最后底线。
微博上,还有个关于「你多能吃辣」的投票显示:截至投票结束,「怕辣,一点也不吃」的人仅占 11.23%(看来不吃辣的人妥妥的小众群体)。
与酒一样,辣是容易产生攀比之心的。我国关于「哪个地区最能吃辣」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辣味江湖的绝世高手吧!
1
辣味江湖里的吃辣高手
吃辣界流传着一句经典的话:“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怕不辣,贵州人辣不怕”。作为吃辣界公认的扛把子,他们的江湖地位动摇了吗?
1
川渝,麻与辣的极致享受
对于川渝朋友来说,点鸳鸯锅是对你最大的宠爱。
在辣椒没来之前,花椒便备受青睐,当花椒逐渐被辣椒取代时,也只有倔强的川渝人将「麻」将麻保留了下来,并与「辣」相结合,形成了独属于他们自己风味的——麻辣。
辣椒、花椒、生姜、蜂蜜、陈皮……火上浇油,辣是基调,麻是点缀,辣而不燥,再加上舌头的双重暴击,啧啧啧,爽!
川渝人在麻辣这一块,可以说是无人能及了!
水煮肉片,川菜辣味的代表之作。而直接注入灵魂的,是最后「滋」在干辣椒面上的热油。
滚烫的热油遇上切碎的干辣椒,糊辣椒的香味瞬间直冲鼻尖,唾液情不自禁地分泌,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口这鲜香麻烫的肉片。
而说到川渝,麻辣火锅不能没有姓名。层层红油和花椒,让普通人看了生畏。烫上一碟毛肚黄喉肉卷……浓醇诱人的香味“嗖”一下钻进鼻尖,即使是最刁钻的人,都立刻住口。
麻婆豆腐、麻辣兔头、辣子鸡……这么多赚足人口水的川菜,可惜了我们著名大吃货苏东坡没尝过,不然又会多不少经典诗词。
2
湖南,越辣越香的变态追求
在湖南,辣椒就是个再常见不过的蔬菜。与四川的「麻」不同,湖南人重在一个「香」字。
早嗦粉晚嗦螺,作为一个湖南人的日常,一个「嗦」,道尽了湖南的「香」与「辣」。
粉或螺蛳,用力一嗦,味蕾与鼻腔的双重刺激,辣与香的完美交织,够劲才过瘾!也只有嗜辣如命的湖南人,才敢接受这样双重刺激的挑战。
而湘菜之魂——剁辣椒,也足以佐证湖南人对香辣的变态追求。有辣味,不能太呛;香气也要足,才能引发食欲。剁椒鱼头就是辣菜的一个代表。
红椒剁碎了加盐、大蒜、生姜拌匀,腌好以后在胖鱼头上密密地铺开,再撒些白色的蒜米,热油一淋,蒜香和辣椒的香味就都冒出来了。
这越辣越香的变态追求,难怪毛主席那盘辣椒炒苦瓜,让薄仪吃得满头大汗!
3
江西,鲜与辣的后劲最为上头
对于存在感极低的江西,走的是内功流,一声不响地就站到了吃辣的金字塔顶端。
“原汁原味、油而不腻、口味浓郁、咸鲜兼辣”,江西的辣是鲜辣。
这种辣保留了食物的原味,取材朴实无华,却野性十足,悄无声息地散于肚肠之间,后劲十足。
干辣椒、辣椒粉、鲜辣椒、小辣椒、朝天椒……但凡能叫得上名字的辣椒,都能在江西人的家常菜品种看到。
因此江湖传说,江西只有一道菜,叫辣椒炒一切。作为出品过青椒炒红椒的省份,就连蒸个蛋也要铺一层朝天椒!
江西菜重在鲜辣。蘸满鲜辣汤汁的螺蛳简直人间一绝,猛嗦一口,咸鲜香辣尽在不言中,直让人肝肠寸断。
来一个辣椒饼续命,江州司马怕是要辣得青衫湿遍了!
4
云贵,酸与辣的天生绝配
作为吃辣最早的城市,贵州却是被一瓶老干妈带到了大众的面前。
如果说,川渝人的麻之于辣,是无人能及。那么贵州人的酸之于辣,就是出神入化。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一语道出贵州人对酸的偏爱。西红柿的红酸汤,米酒的白酸汤;布依族的酸菜酸、虾酸、香酸和糟辣酸,皆有独到之处。
而连接贵州人酸与辣的桥梁,莫过于蘸水。其他地方不同,贵州人的蘸水只有:盐、辣椒、折耳根三样。
一道酸汤鱼将贵州的酸辣表现的淋漓尽致。红汤里混合糟辣椒,再用白酸汤吊汁,酸里滚着辣、辣里裹着酸,世间美味不过如此。
除了贵州,咱们的七彩云南,也好酸辣这一口。
酸辣之于云南人,就有如千里马之于伯乐。小米辣加柠檬酸,万古不变的傣菜,让酸辣得以发扬光大。
名震四方的过桥米线,便少不了酸辣的加持。一碗加了小米辣的鸡汤米线,辣中带着丝丝清爽,再辅以柠檬汁,每一口带散发着清甜酸爽的光泽。
天生具备水果优势的云南人,率先把辣味魔爪伸向了水果,果肉酸甜、辣子辛辣,这样一碟开胃小菜使云南人在辣味江湖里一枝独秀。
酸辣调百味,美食更比酒还陶醉。
5
东北朝鲜族,甜与辣的别样碰撞
有谁能想到,甜还能和火热的辣融合在一起呢?!这看似极端的两味,到了东北人的手里,原来如此和谐!这其中当属辣白菜最为动人。
白菜、黄瓜、萝卜、茄子、青椒……在这个万物皆可腌的东北,总能孕育出别样风味。
蔬菜的清甜,辣椒面的辛辣,在发酵中愈发相融,也愈发能激发果蔬中甜味因子,既能是浓情的清甜,也能是纯粹的热辣,完美。
与赣菜的深藏不露不同,东北的甜辣张扬四射,可一吃就崩。初口,强劲的辣味袭来。还没停留够三秒,就在汹涌的甜度面前弱弱退场了。
甜与辣相互交织,拯救了无数吃辣弱者的噩梦。
2
隐藏在边缘地带的潜在高手
中国的饮食里,时常流传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这么一句话,认为如今东南这块嗜甜无辣。
东南当真无辣?非也非也。
在浙江,偏就有一座小城——衢州,他们靠实力拉高了浙江人民吃辣的整体水平。
衢州的辣味,最直接的呈现便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吃「三头一掌」了(兔头、鸭头、鱼头、鸭掌)。
「三头一掌」的辣,并非辣椒之辣,而是用荜芭、枸杞配以多味中药中药配制而成,这让辣味在舌尖肆虐的同时,又用「健康」的标签诱惑着各路食客。
而另一个嗜辣城市,便是隐藏在福建的武夷山。也许是武夷山靠近江西,其特色在于「香辣」,辣味持久不退,久后回甘。
最具代表性的菜品是武夷熏鹅。熏鹅外表金黄透亮,周身抹上红彤彤的朝天椒粉,熏香四溢,香辣醇厚,火辣辣的口感如潮似海,让人欲罢不能。
福建的周黑鸭,广东姜撞奶,海南的黄灯笼椒……那些公认的不吃辣省市原来没有你想象中那样滴辣不沾,辛辣逐渐俘获越来越多无辣城市的胃。
夏日深夜路边的烧烤摊,下班和同事撸过的串串店,公司聚会必选的火锅店……散发着烟火气息的辣,不知安抚了多少江湖儿女疲惫困顿的心。
而作为不吃辣的小众群体,我告诉你们,在如今这个「美食即社交」的社会,你们注定是会被周围人抛弃的......
所以,在这个愈发火辣的社会,你又站在辣味金字塔的第几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