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结
距离考试结束已经有24天,相当于3周零三天。
考试之前,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以至于休息的时间被我一再压缩,无论是睡觉还是适度的休息,都被压缩到了极致,那个时候的学习效率究竟有多高,不过是为了抵抗遗忘罢了。
考试以后的这些天,大多数都在休息之中。
适度的休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往后的休整还是需要做出适度的计划,尽可能减少一些无用的时间,用来多读书。
无用的社交,开始分叉的道路,联系自然是不多的。但是也用不着焦虑,你该焦虑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学习,而不是刻意的联系。在你还没有拥有足够的价值之余,这样的刻意的联系又能维持怎样的价值呢?
应该低下头,沉下心来,学习、积淀、成长,无畏他人言语,无畏是非好坏。这个时代总是不缺乏发展的机会,得失要以一种相对宏观的方式来看,也就是不拘泥于当前的利益,而真正的从当下自我的真实需求去选择一条自己最想走的一条路,即使人迹罕见,但是至少无畏青春失去。也许失去的是暂时的高薪资,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最为旺盛的时刻,我应该去好好的发展而不是让一份目前看起来具备良好发展机会的工作把自己变得最终成为一个麻木求得生存的人。
应该选择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度过一生,是很多人的面临的问题。由于人们生存和得以生长的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人们具备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而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别人做出选择的好坏其实是难以评论的,你永远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真正程度的,因为你不曾经历他所经历的生活,也不具备他那样的生存条件,同时你们的大脑关于不同选择的倾向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是非是能够评价的,积极向上的选择,即使到了极度恶劣的环境之下,依然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态度去面对,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得以反抗。虽然,社会的大环境之下存在一定的价值尺度,我们依然可以本着真心去思考究竟何为是非对错,或许拥有不同角度,或许有不同的评价结果,无论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最好的是不受制于父母和亲朋好友,而只是你的内心的真实的看法,这才是最为关键的。
拥有选择的自由是最为难得的,从小到大的学习我们都是被动的接受选择,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难以释放自己的天性。兴趣爱好难以在那样的环境得以激发出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庆幸的是以一种不算好坏的方式让自己得以健康的成长,得以大学毕业,虽然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好在拥有工作和继续深造的机会。机会是自己慢慢创造出来的,很难说一下子就能够拥有最好的,这里面既有准备的成分,也是有运气的成分,因而在某些程度上我们的 人生并非完全朝着自己所设定的方向前进,也许大的方向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小的插曲总是会出现。人生的精彩之处同样在于人生的丰富多彩,经历了艰难困苦总是会玉汝于成,要始终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人生的各个事项,各个阶段,虽然不总是蓝天白云,但是雨季再漫长也终将会过去的。
二,我向往的生活
长久居住过的城市主要有武汉,深圳,福州,宁德。中间出差去过上海,北京,杭州,苏州,重庆,广州。旅游去过大理。回想起来,我最喜欢的还是常年大多数是晴天的地方,我喜欢晴天,我喜欢蓝天白云,有山有水有绿树的地方。大理,似乎能够把我喜欢的都融合在一起。往后如果有休息的时间,一定要一个人或者喜欢的人,一起再去大理住上几个星期。住在洱海旁边的小民宿,可以看海、吹风、晒太阳,早上绕着洱海跑步,下午在古城的书店写作,晚上漫步于古城街道,找个安静的地方喝茶谈心。
得以放松的休息,可以选择一个向往已久的地方,带上书和电脑,轻装前行,只是感受于那个地方的时光,任其流逝,读书写作,漫步谈心。
我希望不带上手机,只是带上你。
我希望我可以向你诉说着我的过去,我曾经经历过的所有,无论是家庭、成长、工作,还是对于未来的向往。
说来奇怪的是,让我做出选择的其实是脑中的两股思想的博弈。其实内心喜欢一个人,不见得就会把他说出来。喜欢的这种感觉也是可以控制的,就像我会试图说服自己让自己放弃一样,时间的消逝,身体细胞的更新,并不能够让我忘记,忘记这种喜欢的感觉,究竟为什么一定是那个人,其实让我说出足够的理由很难。人总是会有一定程度的需求,需求纵然不是最多的,但是一定在某种程度上让你感受到了温暖,或者是外在的一种感召,这种感觉就像两个磁场,喜欢的感觉就是磁场中的力。磁场本就存在,两个磁场建立联系需要一定程度的距离,距离太远了,力就会消耗。距离太近了有相互排斥相互吸引两种状态。一旦你对他人产生了好感,那么你就会百般依赖与他,也许在一开始这种感觉让你羞愧,以至于你难以直接面对他,但是随着你们距离的接近,一次又一次,会让彼此的感觉深化,从而缩短这种程度的距离。
三,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呢?
想来我还是喜欢少年时期的那个白衣少年,人长得太好了,属于相对内向的那种人。我自己也属于那种人,低声少语。默默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背影特别的好。歌唱的也是特别的好听,似乎他的声音就是一种磁场,具备某种荡彻心灵的力量。积极向上是最关键的一点,想来自己也是属于那种人。我们喜欢的到头来还是与自己相同的那类人。
如果让我以现在的这种状态回到那时,我依然还是会很喜欢他,究竟会不会说出来呢?我觉得会,也许碰巧他也是喜欢你这样的。我希望自己心无旁骛的爱一个人,心无旁骛的学习,不再焦虑于自己是否能够考上更好的大学,而在于自己是否学到了知识,学会了思考,掌握了方法,变得自信而非焦虑和恐惧。不再怯懦,而用心去爱,用心去维持一段感情,用心去学习,也许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的支持,我仍然希望人生就此来过。
四,究竟有什么阻止我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去选择一个更好的前行者?
现在我的想法是,人只要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和焦虑,真正的投身于一个目标,注重这个过程,即使没有达成最好的结果也是没有关系的,重要的是你从未停止过向前,从未停止过渴望,从未停止过思考。你是一个向往自由,并为自由而努力拼搏的人。前行道路纵然有许多的困难,有许多的不确定的因素,但是只要保持积极乐观,只要不停止学习和挑战,你当真就是那个最棒的自己,你的人生会因为自己坚持,对于自由的选择而变得丰富多彩,也会活成你梦想中的样子。也许梦想不一定在青年就得以实现,你没有去到最好的平台,没有拿到更高的薪资,但是当你回首往事,不会因为自己的懦弱和畏惧、外界的利益和声音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你始终坚持选择,你最终会是那个最勇敢的战士,即便是失败困苦,即便是食不果腹,你要相信自己的是,你在走向梦想的路上,即便这个梦想并不是世俗之见的那种意义上的成功。
成功?很多人会认为相比较同龄人的优秀就是成功,赚了最多的钱,做到了公司的高层,拥有一份好的发展前景的工作,高学历,权利,职位,房子,车,名声和收益,等等。
也许我没有,将来也不一定有。许多人都是,过着潦倒的生活,生活贫困却在研究人类的历史和他所生活的的社会与世界,没有高学历,没有名声和良好的收益。他只是在坚持做他认为对的事情而已。
可能会被世人的世俗之见认定为一个挂着梦想的傻蛋。但是那又怎么样呢?
那不过是一些外界说给我们听的闲言碎语,不过是世俗偏见罢了。有些人一生为了追名逐利,从未真正的思考过人生和价值,从未问过自己的本心。他们是富人中间的可怜虫,摇尾乞怜不过是让自己过上一种体面的生活。如果没有体面的生活,如果没有名声和利益,没有权位,他们便会变得无比的空虚。
希望自己今后不论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始终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长久待在一个看不见光的地方,依然要保持心中光亮,努力寻找某种突破。可以没有同行人,可以饱受批评与争议,受尽屈辱,遭受失败打击,依然要乐观和坚强,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畏人言,只是坚持做自己,追求自由。
自由之思想,自由之灵魂,自由的我,自由的选择。
五,究竟为什么会拒绝?
人喜欢的都是自己的同类人。
也许你喜欢了一个人,他很好,但是你们站在不同的阶级上,而且他深受那种阶级的影响,变成了一个相当自傲的人,这样的人即使你再喜欢,你们也是无法长久的在一起。爱可以感化人心,但是人的思想,在出生和家庭生长过程中就已经固化了,有些人经过知识的洗礼和自我的思考,得以挣脱,或者坚持反抗,所以有机会变得独立,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但是,人们并非乐于这样去做,人们也许会觉得这是一种优势,能够向别人展示优越感的一种东西,即阶级,由出生亦或者家人亲属所取得某些成就带来的自我的优越感。
我承认自己当初做出的选择,一方面是受限于自己的出生,当然现在不会再有了,但是依然要给予别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另外一方面,就是当时看到了深埋于他身上和心中的那种阶级的包袱,也许从未有人好心提醒过他,这种阶级感只会让人感觉厌恶,这本来就是被赋予的一种包袱,他不但没有尽力去挣脱,反而拿出来炫耀。这样的举止行为,在当时接受不来,现在也接受不来。即使我曾给他写了很多的信,但是我深深明白,一旦这个包袱没有从他的身上摘下来,我们便不可能有真正的未来,我们只会陷入彼此的鄙视和无奈,或者暂时的妥协。而我本身又是那种一无所有并喜欢思想自由的人,反抗在我内心已经深埋几十年,在阶级的观念之上,只有反抗,没有妥协。
人们大可以去接受,顺其自然的接受那种家庭环境的生长,但是思想却应该是自由的。年少轻狂的年纪里,也许我们都没有阶级的观念,但是一旦你变得独立起来,就应该或者试图站在别人的立场之上考虑问题。曾经我还想就那次拒绝表示道歉,现在看来,这是完全没有道歉的理由所在。过去的回答他不懂也罢,现在或者将来不懂也没有关系,这是他的问题,我会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他听,但是我不会试图一定要把他变成某种人,那种一定要具备某种思想的人。人们总是以行为的勤奋来代替思想的懒惰,一个人没有想要改变的想法,即使你求着他做出改变,这个人也不会在思想上大彻大悟。只有经历过挫折,试图反思,并且接受足够的外界思想,下定决心改变的时候,他才会慢慢的改变。挣脱包袱并非是容易的事情,困难的是,自主的选择,下定决心的改变,才有改变的机会。
阶级观念的不同总是没有办法调和的,除非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阶级。纵然是改变以后,人们也不应该忘记过去,更应以一种相对坦诚和接纳的心态,接受变化。只要秉持一点,你所做的努力就是为大多数做出贡献,你的努力将不再是一个人的努力,而是代表了成千上万的人,那么任何艰难困苦也不会压到你,你只管相前,历史的发展会对你的所作所为做出评价,你只管做便好了。至于其他的,身外之物,身外之言,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终究人活着不是为了外在的事物而活,终身相伴的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