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胎政策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新的小生命。当父母还沉浸在二宝出生的喜悦中时,有没有人注意过家里“老大”的反应?
和一个幼儿园老师聊天时,她分享的一个故事让我震惊又难过。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叫天天。天天原本是个活泼,聪明的小男孩,班里老师和同学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他到幼儿园里不说话,也不和别人玩,老师问他怎么了,他只委屈的抬了抬头没有不说话。
老师尝试去抱住天天,天天才在老师怀里伤心的哭诉。原来天天的妈妈昨天生了一对双胞胎弟弟,全家人都高兴的不得了,家里的每个人都围着双胞胎弟弟忙碌,大家好像都忘记了天天的存在。
老师只得安慰他说,爸爸妈妈现在很忙,因为小婴儿刚出生,什么都不会,需要更多的照顾。
然而对于一个只有三岁,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孩子来说,家人的做法让他感觉到被抛弃了。
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大人的关注,更需要大人的陪伴,在弟弟们到来前,一切都是正常的,弟弟到来的那一刻起,天天感觉什么都失去了。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去,天天却越来越低沉,在幼儿园里,他越来越渴望老师多关注他,多和他说说话,甚至老师和别的小朋友说话他都会不开心,要把老师拉走。
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天天每天黏着她,一个班几十个小朋友,三个老师,她没办法把所有精力都花在一个孩子的身上。老师不能时时刻刻关注他,他就开始搞出各种事情引起老师的注意。不乖乖喝水,不乖乖吃饭,做操也不动,除非老师在他身边。
后来,每次一到幼儿园,天天都要主动抱抱老师,老师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天天从前不喜欢别人抱他,更别说让他主动抱别人了。后来老师才得知,天天的妈妈在双胞胎出生后就没有抱过天天了。
老师还发现这一年天天妈妈朋友圈里几乎没有了天天的身影,以前天天每天都会出现在他妈妈的朋友圈的。怪不得天天如此渴望老师的拥抱和关注。
我不知道天天妈妈有没有意识到她已经忽略了自己的大儿子,我只知道天天十分渴望父母的关心和爱。天天的爸爸妈妈肯定是爱他的,可是这份爱天天很难感受到。
在此也想提醒家里有二胎的朋友们:
1、如果想要二孩,请一定要做好大孩的思想工作。大孩也是家庭一员,不要觉得他是孩子就没有发言权。一定要告诉孩子就算有了弟弟妹妹,爸爸妈妈也会爱他的。也要告诉大孩,弟弟妹妹需要他一起照顾教育,他们是是朋友,玩伴。
2、行动才是最直接的表达爱的方式。二孩出生后,大人在照顾二孩的同时,也让大孩参与,让大孩感受到自己是被需要的,是有价值的。父母抱着二孩玩的时候,也要有人抱抱大孩,让他也感受到被爱,被关注。在未来的教育中,尽可能公平的对待两个孩子,顾及他们双方的感受。
3、陪伴。孩子的成长都是需要陪伴的,家人的陪伴可以帮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幼儿期是孩子人生的关键期,这个时期可以决定很多因素,比如孩子的性格,对待事物的态度,人格的建立等等。成年后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其实都可以追溯到幼儿期。所以家长再忙再累也一定要关注这个黄金时期孩子的成长,多陪陪他们,和他们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