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81天
原文阅读: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译文讲解:
孔子说:当太师挚开始演奏的乐曲开头,当合起来演奏《关雎》的合唱的时候,美妙的音乐充满耳际啊!
启发思考:
这句里的“始”和“乱”是一对音乐专用名词,“始”是指乐曲开头的部分;而“乱”当然不会是乱七八糟的意思,它是乐章尾声的大合奏。“师挚”,是鲁国太师,即鲁国的音乐最高指挥兼演奏家,挚是他的名字。“关雎”,是大家最熟悉的《诗经》里的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句话是孔子评论音乐演奏的。从音乐的视角,孔子完全可以称为音乐家及音乐教育家、音乐美学家、音乐评论家等。《述而》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师挚之始,《关雎》之乱”。这是讲周的音乐。周乐有歌有笙,有间有合,始于升歌,终于合乐。开始的时候是升歌,由太师负责,所以是从师挚开始。
整个乐队分堂上堂下两部分,太师在堂上,还有一部分乐器和歌手在堂下。升歌有三段,唱《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堂上奏乐而歌,叫升歌,也叫登歌,就是升堂、登堂的意思。
之后是笙的吹奏,堂下以磬(qìng)——一种打击乐器——配合,也是分三段,中间有间歌。先笙后歌,交替三次,所以叫间歌。
最后是合乐,“《关雎》之乱”,“乱”,就是大合奏的意思。合奏部分包括六首诗歌:《关雎》《葛覃》《卷耳》《鹊巢》《采蘩》《采苹》。
这个顺序是精心创意的,最开始升歌的第一首是《鹿鸣》,差不多是一个迎宾词,有客来访,设宴招待,乐队奏乐,鼓瑟吹笙。接下来是《四牡》《皇皇者华》两首。《四牡》描述为王事奔波的人的辛勤与思家情绪——“四牡騑(fēi)騑,周道倭迟。岂不怀归?王事靡盬(gǔ),我心伤悲”。《皇皇者华》是讲使臣出外访贤求策,其求贤若渴的期待和感情漫溢在这首诗中。从这三首的内容看,升歌,是讲迎宾,讲王事,讲政治。到最后的六首合乐大合奏,是讲人民的生活、婚恋、劳作、祭祀等内容。从周朝的音乐里,我们也几乎可以完整地看到当时的政治生活和社会面貌。
礼乐的顺序原本是周公所制定的,由于年代久远,有的篇章遗失了,有的次序颠倒了,有的音律不对了。孔子周游四方,参互考证,才修订周全了,晚年回到鲁国,完成了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事宜。不管是用诸宗庙祭祀,还是用在朝廷外交,都能各得其正,不再紊乱。
《史记》记载:孔子从卫返鲁,和师挚一起定乐。这篇感叹,想必是一起定乐完成,听完整个演奏,孔子不由自主地发出赞美之词——“洋洋乎盈耳哉!”,洋洋乎音乐的美盛,满满地在我耳中啊!
孔子具有相当高的音乐艺术素养,所以,他能够在鉴赏中如此陶醉于音乐美之中,甚至达到审美过程的高峰体验,他还能提炼、概括出当时艺术的规律与特征的音乐思想。
不过,更重要的,孔子不是一位单纯的音乐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从伦理道德教育出发,看待和从事礼乐文化的。因此,他是以“仁”来阐释“礼”和“乐”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以“仁”的实现作为“礼”“乐”实现的前提,颇具伦理学的意义。
孔子将“仁”作为维护、实行“礼”所规定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诗、乐、礼是立身、成人的重要途径和重要阶段。
孔子将礼乐并提,体现了他的礼乐与政治伦理的密切关系。即“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氏》); “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子路》)。
孔子推崇“礼乐治国”,将“乐”作为推行礼乐制度、礼乐文化的手段与工具。他把礼乐作为衡量天下有道无道的一个标志。 一切不符合礼的僭越行为、乐舞及情感等,都“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皆被归于否定和排斥之列。
可以看出,孔子将音乐和艺术的社会功用提到了一个与统治相关的高度。而且,儒家思想及其礼乐思想,被后世历代统治者所认可和接受,在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影响极为广泛而持久。
参考资料:
华杉:《华杉讲透论语》,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读客文化,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