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周五,晴,24至31度
躁动一年半的心境渐复平静,我也能慢慢静下心来读书、习字。将那一册册砖头厚的古籍重新搬回书桌。琢磨一句古经,总要翻一大堆的书来考证。记得有位专家说过,司马迁写《史记》还不仅是脑力活,更是体力活。因为《史记》最初写在竹简上,普通一片宽厚30*2*1厘米的竹简,重量是60克,一片竹简写30个字,《史记》有50万字,大约一吨重。司马迁写《史记》还需参考很多古代文献,这些文献也都是竹简。整天将这些竹简搬来搬去、展开合上,是多么消耗体力可想而知。我每天翻动这些大部头的书,再整理回去都常觉得腰酸背痛。原来书堆在桌子的右边,习惯用右手取放。后来右手大拇指得了腱鞘炎,拿不起书。就将书都移至桌的左边,后一直放左边,避免右手的过度劳损。 这一年半的时间都未好好读书。以为书在我生命中已变得可有可无。前段时间还说要卖书来着,现如今觉得书堆才是栖身之所。夫也说,总要给儿孙留点。我说,是啊,在满壁书墙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定然有与众不同处,即便他不怎么读书,至少也是闻着书香长大的。我实在也不愿再去生出个什么事。毕竟给书拍照、上架,与顾客谈价、邮寄是需要时间来对付的,做生意既非擅长,也非乐意为之。生命何其有限,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还是集中精力做喜欢的事。
我最喜欢读书,其次书法,其次美食。运动虽不喜欢,但身体是维持前三项爱好的本钱,必得强迫为之。其余方面的需求尽可能缩减。比如房子够住,能满足前三项爱好即可。有人说,藏书可占面积了。我目前藏书大约有一万余册。将来可将一些畅销书、文学书等没有研究、收藏和重读价值的软性读物捐赠给单位图书室。而且这类书图书馆里都能借到,没必要家藏。剩六七千册藏书,可分存于我与儿两处住所。一间二三十平米的客厅,做成四面书墙,估计能存放三四千册书。我处藏古籍,儿处藏西学。所以,并不需要面积很大的房子。房子面积大了,搞卫生等活增加,既费时又伤身。现在房产投资占国人理财极大比重。我以为拥有自住房产就行,房产出租也是做生意,常扰得人心烦。总之,未来生活,定要缩减那些不必要的排场,专心做自己喜欢的事。也不能弃亲情责任于不顾,擅养母亲、照顾儿孙,必须置于自我生活之上。
【阅读】读完《左传》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章节,再来思考孔子对二人的正譎评价。我以为孔子的依据有二:
一、两者尊王的表现不一。齐桓公自始至终都恪守君臣之礼。而晋文公在《左传》中至少有两次僭越礼制的言行。一次是平定王子带之乱,救驾有功,要求周天子赐予他隧葬的权利,以天子的礼仪入葬。无理的请求遭天子拒绝。另一次践土之盟,召周天子到践土参加诸侯的盟会,是对天子的不尊重。孔子说:“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所以孔子在整理《春秋》时,写“天王狩于河阳”,以隐去晋文公召周天子的悖礼行为,同时也是对之不言之言的批判,以此明德。
二、两者称霸的动机不一。齐桓公的目的就是尊王襄夷。而晋文公却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当初晋文公之所以出兵平定周朝之乱,并非出于臣对天子的忠心。晋的卿臣狐偃对他说,你想求霸于诸侯,不如起兵救援天子。这样可以得到诸侯的信任,而且合乎大义。既继承文侯的事业(晋先祖文侯曾辅佐周平王东迁),又在诸侯中宣扬了信用。他哪里是为了君臣之义,其心不诚,故说其“谲而不正”。
清人解释“正”、“谲”道:正是经,天下的常理。谲为权诈,权为美德,诈为恶德。行权哪怕违经,也是正,但行诈就是谲。那么如何分辨是权还是诈呢?《公羊传·桓公二年》有段经典表述:“权者反于经,然后有善者也。权之所设,舍死亡无所设,行权有道,自贬损以行权,不害人以行权,杀人以自生,亡人以自存,君子不为也。”权,是指审时度势做出的变通行为。它暂时违背常理,但他这么做,是为了以后有机会成就善事。除了危及君死国亡的选择而不能用权、行权是有道义的,只能自我贬损来行权,不能害人来行权。以此解来分析晋文公的动机,他救驾天子,是为了能称霸诸侯,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并非出于君臣之义,故是诈,而非权。包括之后攻打曹、卫、郑,也都是为了报当年不礼遇之仇,并非此三国亲楚,也是为了私欲。故孔子评价晋文公“谲而不正”,是公正客观的。
判断一个单位的领导是正是谲,亦可套用“行权”的原则。若其偏袒对其有利的群体,而根本不顾是非曲直,则为谲。还可依据其提拔、欣赏的对象的人品来推断,若只以能力而不论人品,也必是以推动个人政绩为目的,而置单位风气于不顾,此亦为“谲”。
【书法】最近几期书法课,收获很大。字,自我感觉有进步、突破。心得如下:
一、提按。按是指按笔,提并非指提笔,而是按下后笔毫的反弹力。要让此反弹力与按下的力相平衡,行笔就能圆转自如。
二、以前老师说,写字要以白为黑。也就是说不要老是看墨色的笔画,还要看白处的空间。我以前对此的理解是白处要与笔画粗细相等。比如笔画过细,留白却很宽,这样的字就会散架。今天才知道,关注留白,是为了关注字内部空间的分割。老师说,切忌匀称。字内每一块留白面积都应不均等。若均匀分布,字就缺少动感,写成无艺术感的美术字。书法结字以造势为佳。何为造势就要有种动态的平衡,切忌四平八稳。书法中没有平的横,也没有直的竖,每个字都是东倒西歪的。读帖时要将字的“势”给读出来,写字时,要将奇正、向背、大小、粗细等阴阳关系写出来。
三、找出一幅以前写的行书作品,用最近学的理论来鉴赏,发现了很多问题。
1、笔划缺少粗细变化。
2、起笔时有楷书笔意。
3、字内间距紧凑,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间距也紧凑,“双紧”,看起来就有拥挤的感觉。一般章法原则也是松紧搭配:字内间距空疏,则行间距紧,比如颜真卿。字中宫收紧,则行间距宽,比如欧阳询。
4、字都写得过正,应该有奇侧的变化。
这两天中午临习《书谱》,主要关注奇正。
【美食】早餐:黑糯杂粮粥、韭菜盒子、清炒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