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奥运会从1896年开始举办,迄今已经举办了32届。奥运会正在越来普及,参加的国家也越来越多,获得金牌和奖牌的国家也越来越多,大国垄断的局面正在逐步弱化。
第1届 1896年 雅典
共产生44枚金牌,共10个国家有取得金牌,占全部13个参赛国的76.9%。前五名的美国、希腊、德国、法国、英国分别取得11、10、7、5、3块金牌,占总金牌的比例分别为25%、22.7%、15.9%、11.4%、6.8%。前五名合计占81.8%。
第2届 1900年 巴黎
共产生88枚金牌,共有14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2个参赛国(地区)的63.6%。前五名的法国、美国、英国、比利时、瑞士分别取得26、20、17、5、5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9.5%、22.7%、19.3%、5.7%、5.7%。前五名合计占83%。
第3届 1904年 圣路易斯
共产生89枚金牌,共有9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2个参赛国(地区)的75%。前五名的美国、古巴、德国、加拿大、匈牙利分别取得70、5、4、4、2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78.7%、5.6%、4.5%、4.5%、2.2%。前五名合计占95.5%。
第4届 1908年 伦敦
共产生110枚金牌,共有14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2个参赛国(地区)的63.6%。前五名的英国、美国、瑞典、法国、德国分别取得56、23、8、5、3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50.9%、20.9%、7.3%、4.5%、2.7%。前五名合计占86.4%。
第5届 1912年 斯德哥尔摩
共产生101枚金牌,共有1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8个参赛国(地区)的53.6%。前五名的瑞典、美国、英国、芬兰、法国分别取得24、23、10、9、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3.8%、22.8%、9.9%、8.9%、6.9%。前五名合计占72.3%。
第6届 1916年 柏林(因一站停办)
第7届 1920年 安特卫普
共产生155枚金牌,共有1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9个参赛国(地区)的51.7%。前五名的美国、瑞典、英国、芬兰、比利时分别取得41、19、15、15、13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6.5%、12.3%、9.7%、9.7%、8.4%。前五名合计占66.5%。
第8届 1924年 巴黎
共产生128枚金牌,共有21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44个参赛国(地区)的47.7%。前五名的美国、芬兰、法国、英国、意大利分别取得45、14、13、9、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35.2%、10.9%、10.2%、7%、6.3%。前五名合计占69.5%。
第9届 1928年 阿姆斯特丹
共产生110枚金牌,共有28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46个参赛国(地区)的60.9%。前五名的美国、德国、芬兰、瑞典、意大利分别取得22、10、8、7、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0%、9.1%、7.3%、6.4%、6.4%。前五名合计占49%。
第10届 1932年 洛杉矶(中国第一次参加,刘长春)
共产生116枚金牌,共有19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37个参赛国(地区)的51.4%。前五名的美国、意大利、法国、瑞典、日本分别取得41、12、10、9、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35.3%、10.3%、8.6%、7.8%、6%。前五名合计占68.1%。
第11届 1936年 柏林
共产生132枚金牌,共有21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49个参赛国(地区)的42.9%。前五名的德国、美国、匈牙利、意大利、芬兰分别取得33、24、10、8、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3.8%、22.8%、9.9%、8.9%、6.9%。前五名合计占62.1%。
第12届 1940年 东京(因二战停办)
第13届 1944年 伦敦(因二战停办)
第14届 1948年 伦敦
共产生138枚金牌,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59个参赛国(地区)的39%。前五名的美国、瑞典、法国、匈牙利、意大利分别取得38、16、10、10、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7.5%、11.6%、7.2%、7.2%、5.8%。前五名合计占59.4%。
第15届 1952年 赫尔辛基
共产生149枚金牌,共有27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69个参赛国(地区)的39.1%。前五名的美国、苏联、匈牙利、瑞典、意大利分别取得40、22、16、12、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6.8%、14.8%、10.7%、8.1%、5.4%。前五名合计占65.8%。
第16届 1956年 墨尔本
共产生153枚金牌,共有2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72个参赛国(地区)的34.7%。前五名的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匈牙利、意大利分别取得37、32、13、9、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4.2%、20.9%、8.5%、5.9%、5.2%。前五名合计占64.7%。
第17届 1960年 罗马
共产生152枚金牌,共有23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83个参赛国(地区)的27.7%。前五名的苏联、美国、意大利、德国、澳大利亚分别取得43、34、13、12、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8.3%、22.4%、8.6%、7.9%、5.3%。前五名合计占72.4%。
第18届 1964年 东京
共产生163枚金牌,共有26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93个参赛国(地区)的28%。前五名的美国、苏联、日本、德国联队、意大利分别取得36、30、16、10、10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2.1%、13.5%、9.8%、6.1%、6.1%。前五名合计占62.6%。
第19届 1968年 墨西哥城
共产生174枚金牌,共有30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12个参赛国(地区)的26.8%。前五名的美国、苏联、日本、匈牙利、民主德国分别取得45、29、11、10、9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5.9%、16.7%、6.3%、5.7%、5.2%。前五名合计占59.8%。
第20届 1972年 慕尼黑
共产生183枚金牌,共有22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21个参赛国(地区)的18.2%。前五名的苏联、美国、民主德国、联邦德国、日本分别取得50、33、20、13、13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7.3%、16.4%、10.9%、7.1%、7.1%。前五名合计占70.5%。
第21届 1976年 蒙特利尔(29个国家/地区抵制)
共产生199枚金牌,共有2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92个参赛国(地区)的27.2%。前五名的苏联、民主德国、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分别取得49、40、34、10、9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4.6%、20.1%、17.1%、5%、4.5%。前五名合计占71.4%。
第22届 1980 莫斯科(被抵制最厉害的一届奥运会)
这是奥运历史上被抵制最厉害的一次,缘起1979年苏联出兵侵占阿富汗。
共产生204枚金牌,共有2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80个参赛国(地区)的31.2%。前五名的苏联、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古巴、意大利分别取得80、47、8、8、8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39.2%、23%、3.9%、3.9%、3.9%。前五名合计占74%。
第23届 1984 洛杉矶(新中国参加的第一届奥运会)
共产生226枚金牌,共有2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40个参赛国(地区)的17.9%。前五名的美国、罗马尼亚、联邦德国、中国、意大利分别取得83、20、17、15、14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36.7%、8.8%、7.5%、6.6%、6.2%。前五名合计占65.9%。
第24届 1988年 汉城
共产生241枚金牌,共有31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59个参赛国(地区)的19.5%。前五名的苏联、民主德国、美国、韩国、联邦德国分别取得55、37、36、12、11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22.8%、15.4%、14.9%、5%、4.6%。前五名合计占62.7%。
第25届 1992年 巴塞罗那
共产生258枚金牌,共有36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69个参赛国(地区)的21.3%。前五名的独联体、美国、德国、中国、古巴分别取得45、37、33、16、14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7.4%、14.3%、12.8%、6.2%、5.4%。前五名合计占56.2%。
第26届 1996年 亚特兰大
共产生271枚金牌,共有53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97个参赛国(地区)的26.9%。前五名的美国、俄罗斯、德国、中国、法国分别取得44、26、20、16、15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6.2%、9.6%、7.4%、5.9%、5.5%。前五名合计占44.6%。
第27届 2000年 悉尼
共产生301枚金牌,共有51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199个参赛国(地区)的25.6%。前五名的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德国分别取得39、32、28、16、14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3%、10.6%、9.3%、5.3%、4.7%。前五名合计占42.9%。
第28届 2004年 雅典
共产生307枚金牌,共有59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01个参赛国(地区)的29.4%。前五名的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分别取得46、27、26、19、1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5%、8.8%、8.5%、6.2%、5.5%。前五名合计占44%。
第29届 2008年 北京
共产生302枚金牌,共有55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04个参赛国(地区)的27%。前五名的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分别取得51、36、24、19、16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6.9%、11.9%、7.9%、6.3%、5.3%。前五名合计占48.3%。
第30届 2012年 伦敦
共产生301枚金牌,共有56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05个参赛国(地区)的27.3%。前五名的美国、中国、英国、俄罗斯、韩国分别取得46、38、26、19、13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5.3%、12.6%、8.6%、6.3%、4.3%。前五名合计占47.2%。
第31届 2016 里约热内卢
共产生307枚金牌,共有54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05个参赛国(地区)的26.3%。前五名的美国、英国、中国、俄罗斯、德国分别取得46、27、26、19、17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5%、8.8%、8.5%、6.2%、5.5%。前五名合计占44%。
第32届 2020 东京(因为疫情推迟至2021年举行)
共产生337枚金牌,共有63个国家(地区)取得金牌,占全部206个参赛国(地区)的30.6%。前五名的美国、中国、日本、英国、俄罗斯奥运队分别取得39、38、27、22、20块金牌,占总金牌数的比例分别为11.6%、11.3%、8%、6.5%、5.9%。前五名合计占43.3%。
东京奥运会之最:1、参加代表队史上最多(206);2、参加运动员史上最多(11669);3、产生金牌史上最多(337);4、获得金牌的代表队史上最多(63),百花齐放才是奥运精神;5、金牌榜第一名金牌数占比史上最低的(11.6%),史上最高一次(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的美国队)达到78.7%!说明第一梯队的实力在均衡化。
总结一下,现代奥运会迄今实际举办了29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1896~1948的11届奥运会为第一阶段,基本属于美国一家独大,除了1900 1908 1912 1936四届奥运会第一被东道主拿走,剩下都是美国第一;2、1952~1980的8届奥运会属于美苏争霸阶段,随着1952年苏联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美国遭遇了强劲冲击,美国抵制了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其它7届奥运会中,美国取得了3次第一3次第二1次第三,而苏联取得了4次第一3次第二,苏联更胜一筹!3、1984~2020的10届奥运会为第三阶段,随着苏联解体逐步弱化,但是新中国1984年加入并异军突起,逐步撼动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最近10届奥运会中,虽然美国取得了7次第一2次第二1次第三,但是美国的金牌数占比在逐步降低,2020东京奥运会更是降到了史上最低(11.57%),而且中美的奖牌数已经非常接近。加油!中国健儿们,没准下一届巴黎奥运会我们中国队就干翻美国队了,下下届估计没戏,因为在洛杉矶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