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日子过得很颓,人在任何阶段都是有迷茫的东西。这是个阶段,状态好坏,与迷茫的程度有关。电影的意义不言自明:娱乐、消遣抑或思想、表达,更有甚这是一类社会的行动与介入;影评写作却显得飘忽,电影解读这一意识形态魅式的无法把控一度使我陷入泥沼,在无理论支撑之时乱窜于自己思想的胡同里。
也是在这一阶段,为了自己能有点写作的素材,为了让自己即使是暂时敷衍也坚持下去,我翻开了《伯格曼论电影》这本瑞典大师伯格曼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某种自我剖析情节、对自己的电影作品加入个人色彩解读的回忆性分篇著作。不算意外的惊喜,其第一篇所讲的便是网上皆认为其是伯格曼本人自传性心理行为的作者电影《野草莓》,我初次接触此片却也是赞叹于该片在其技术背景下光与影的完美呈现,这的确符合盛名,能让我在21世纪数码化的时代去意淫黑白胶片中粗粒子细粒子的实时差别。而关于它被冠上所谓“作者电影”的称谓其实并不需要过多解读,一言以蔽之,这是一次结合伯格曼本人的心理以其父辈形象为外衣却惊喜地被主角维克多彻底理解并且融合入本人经验的完美表达,情感与技术层次双到位。而关于这部电影的内容,却也可能是我大费周章而难言一二。
“我的惩罚是什么?”
“我不知道,我猜照常规办吧。”
“常规?”
“孤寂。”
“孤寂?没有情面可讲吗?”
“别向我求情我不知道。”
这部电影以维克多饰演的Isak Borg伏案日记为开端,一人一狗,温和的光影伴随着老人有条不紊的独白,本该是一部安静而又温暖的影片。却也正如老人的名字与独白的内容:Isak Borg 等同于IB,ice(冰)与borg(堡垒),“这就是我与几乎所有所谓的人际关系绝缘的缘故”,其也一早奠下感伤的基调。
最值得一讲的便是其中梦境,对此我进行了一个粗梳的总结:
而与之相对的现实生活,实在是一段难用格式框写的心理路程。整个故事除却梦境外分为两条线索,一是老人的驱车去获勋章之旅,其中出现了多种形式:缺陷、贫乏、空虚和不获宽恕。另一条是搭便车的三个年轻人,其展现出的生机、活力、躁动和握手言和与之相对。
老人是另一种形式的小孩,这句我不知从哪里看来的话在影片的开端竟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多次。Isak同女仆的争吵着实有点让人哭笑不得,这个在日记上写下这么理性的句子对人生做出这么深刻分析的老人会因为女仆的一句话而喜不自禁或瞬间变脸,布满皱纹的脸上仍可见如孩子般的肆意愠气。
如梦中景象般,老人活着与死去的距离只有一棺之隔、时间已然停止、不再记住行人的脸、大多时刻是无力地站着看着周遭发生的莽撞事件,太多的遗憾与悔恨甚至已然无法再弥补或者消解。
儿媳问老人:“女人的缺点是什么?”
老人回答:“爱哭、生孩子和讲隔壁的坏话。”
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愕然,爱哭和讲人坏话被嫌弃可以理解,什么时候创造生命也成了似乎是不堪的事?
但后来老人的经历的确给了我答案,借着他儿子的口,他说出:“你需要活下去并创造生命,我需要死去并永不超生。”这番话。艾瓦尔德说他并不想被迫承担责任,这使他多活一天便多受一天罪的责任。他似乎是换了一种措辞在呐喊:“从小未感受到爱的我,怎么敢幻想能够给予别人爱意呢。”
我们纵观老人的一生,即使是不将其套作入伯格曼本人的人生经历,也容易粗浅总结出大概:有一个计较而又冷酷的母亲,有着内敛且不善表达的性格,因为性格原因被初恋女友抛弃,因为自己变得愈发冷漠遭遇妻子红杏出墙,这冷漠的恶性循环使得他无法从甚至是亲生儿子那里收获到爱与感恩。他断绝不必要的世俗纠葛,拒绝多余的人际交往。晚年生活变得愈发孤寂……
不难看出他从小被冷酷地对待是原罪。
然而正如黑泽明在《蛤蟆的油》中所说,“人毕竟有个宿命的问题。这个宿命,与其说与它寓于人的环境和处境之中,倒不如说它寓于适应那种环境或处境的性格之中。”
因而这部电影给了我们两个希望,一是儿媳的坚韧与善良,再是老人一路的忏悔与自我救赎。
儿媳的坚韧已经不用多说,她似乎已经准备好为腹中孩子披荆斩棘的武器和勇气,她善良却并不懦弱,温柔却也果敢,懂爱仍然明白事理。我相信与这冷酷的抗争她能成功。
而老人后来努力的改变却其实已无济于事。他尝试同儿子交流,儿子虽因儿媳妥协但并未接受甚至并不愿听他的劝慰。他尝试同女仆拉进距离,也被他多年来举止给人的印象和礼法遭到拒绝。
或许有点收获,见下图:
但其实最受益的是他的内心,即使已行将木就,他起码能收获年少那一个好梦,也不再为生而为人而懊悔。
“我已改变不了再多,我希望你好。我希望你能看着我、了解我。可能的话,原谅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