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哀思、悼亡灵,更多的是我们情感上的表达。但为什么每年的这一天基本上都会下雨?这种大概率,或许是在人之上有一个整合各种算法的上帝。
古人总结的二十四节气,滋养着世代更替。
今早看到一条朋友圈,是朋友祭奠在清明前刚刚去世的父亲。很长的一段话,通读下来,竟无悲伤氤氲。深刻怀疑是自己的问题,毕竟我是一个爱酸鼻子的人。遂又读一遍,那些他们相处的日常、对父亲的撒娇、姐弟三人的齐心、父爱的博大与宽广,都跃然纸上。“我们最最亲爱的爸爸,永远爱您,要加油哦。”这最后一句话,也没有伤痛,回忆里都是美好!真心为朋友感到幸福和欣慰。我很佩服和理解她,这是一个和谐而有爱的家庭。
死,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和经历的,它是一个时间节点。这是一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也是一个会必然降临的节日。个人命运既掌握在自己手里,也脱离不了宇宙能量守恒定律。
朋友的父亲,我想他一定享受了子女和爱人带来的无尽关爱,才会在离开时无憾;他们也一定是把更多的时间选择陪伴家人,才会在至亲离开时无悔。
“请不要站在我的墓前哭泣,因为,那个最不想看到你流泪的人,就是我。”
我们很多人,无法面对自己的死亡,也无法直视亲人的离开。总是对死亡有一种悲痛欲绝的恐惧。
曾经试着想过自己会以什么方式离开,天灾人祸、生老病死,每个版本都不一样。或许有一天,兴致袭来,把每一个版本都写下来,九死一生的别样活法。
世无长生之人,亦无不灭之物。
向死而生,或许是对生命和死亡最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