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不知要追溯到哪个朝代,至今依旧盛行,大部分城市的人把放生看成是仪式、希望、绿色、生态;有些农村把放生当成是思念、希冀、富贵的寄托;无论人们赋予了它怎样的意义,它依旧存在着,依旧神秘。
在我的记忆里,身边从小就有形形色色的放生,老人去世头七要上山植树,这树代表着逝去的人给予后人的庇佑,越是茂盛象征着家族越旺盛。也有家事不顺时的“放鸡”,做完法事以后,把经过熏礼的活公鸡,放生山林,带走诸多不顺和晦气。在我长大的村子,最有特点的就是放生鱼,分两种时候放生,一是送死者入土归来,要把鱼放生大河,传言,人死后第七天,灵魂会到生前去过、心中记挂的地方,走最后一遭;二是“七月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七月十四,“鬼节”。这三天一过完午时,便会大开鬼门关,各回各家,三天到每一个祭祀自己的地方,受完熏礼,也保护后人不让不想干的灵魂打扰。(小时候,七月半总是开心也害怕,开心是可以有好多好多美食,特别是石榴;害怕是被渲染的感觉,总是听大人说些神乎其神的故事,让人毛骨悚然。有一次听说,一天中阳极而阴正午时,把地里的蚯蚓挖出来晒干,等到七夕的时候,在祭祀家祖的油灯下点燃,就会看见供奉灵位的主人,那个时候听说,一度想试一试,又不知道几点是午时,也不敢想看到了会怎样?真是好奇又害怕。)
这两个时机的最后,就是放生鱼,必须放到流淌的活水中,可以是小河、江湖,但不可以是池塘。据说鱼总是会顺着河流向下游游去,一般不会往上游走和赖着不走,更不会走了又回来。
但是,有一次我看到回来的鱼了,不是鲫鱼(村子只放生鲫鱼),而是三条青色像水草一样的鱼,整齐而又肥实。后来在我身边的人都说他们没有看见。也是七月半结束没几天,马路边、小河边到处还可以看到一对对的烧钱纸灰和香棍把子,我和几个小伙伴,我们都还没有上学,五岁六岁的样子,傍晚的余晖映得每一个人的小脸通红,七月份的黄昏是最惬意的,一天的燥热刚刚散去,绵绵的微风吹着,一群小伙伴就在沟边的马路上嬉闹着。我和其中一个小伙伴,他叫超,就在沟边玩着,拔着“革命草”,突然从沟洞里游出三条青色的鱼,沟很浅很浅,深也就十厘米左右,我下意识伸手去抓,就在摸到鱼背的一瞬间,鱼不见了,一直青黑的手一把拽住了我,没有反应就一头扎在沟里了,身后的小伙伴使劲拉我,我使劲挣扎,明明很浅很浅的沟,就是起不来。过了一小会,一个强有力的大手,一把从腰部将我抱了起来。我使劲的哭,感觉冰冷刺骨,浑身打颤。
大人闻声赶来,问了我怎么回事,我说我抓鱼。父母亲都说这沟里哪来的鱼,不要瞎说。我继续说到,我真看见鱼了,我快抓到就被沟里一只手拽下去了。身边大人不说话了,我父亲问爷爷奶奶咋整?奶奶说要喊魂,奶奶哪来了自己的衣服将我裹上,说一家人就她吃斋,念经,必须穿她衣服,别人的不干净,魂回不来。然后母亲抱着我,我穿上奶奶的衣服,感觉暖和多了,但是还是在打颤,大人们就边烧纸边念经,一直折腾到我睡着了。
到现在我还一直和我母亲说,那天真的看到鱼了,也看到一只手把我拉下沟里的,母亲总是笑笑,你那会身体不好,诡异的事多了去了。我一直在想,难道那天我真丢魂了,要是不搞那么一套套,会不会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