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的核心概念:心即理、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四句教
真正的内心强大必须在做事上磨练,才能站得住脚;才能做到于静中能安定,在动中也能安定。王阳明所说的静、寂、定,这些都不是纯粹的静止,无论是动还是静都是我们磨练自己,追寻本心的过程。
天下的万事万物哪里有善恶之分?都是人强行加到它上面的。无善无恶心之本。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为尧舜。普通人和圣人的区别,不在于圣人有“良知”,普通人没有,而在于圣人完完全全地“得到”了自己的良知,而普通人的良知,都被私欲和无明所遮蔽。通人心中的“圣人”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读书不要记得。心学的读书法则就是,不苛求你记住,也不苛求你全部理解,圣贤所要求的是让你通过读书而使自己心体光明。读书的目的是培养自家心体。如果我们读书,不能触动我们的内心,不能再我们内心发现、昌明良知、道理,那么我们将什么也得不到。
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
阳明心学正是阳明先生不迷信当时的权威“程朱理学”,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守仁格竹,格到吐血),积极探索的结果。放弃独立思考,迷信权威就是平庸的开始。生活里,我们迷信权威可能是潜意识和不自觉的,因为是某个权威人物的结论就放弃了思考,放弃了思辨,让我们总是在一个思维的牢笼里跳不出来,只有打破牢笼,才能实现心灵和人格的跃迁。才更容易直指问题本源,快速解决问题。
“良知”何指:第一、明善恶(道德)。第二、辨是非(智慧)良知,人人都有,但是我们的良知逐渐的被蒙蔽了,需要不停的去“致”,需要不断的用良知审视我们的生活。践行良知不是当冤大头,而是回归到事物本身,用“良知”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阳明心学一方面主张在事上磨练,认为只有烈火才能淬炼出精金,另一方面,他又要求我们能对得失荣辱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这就把儒家的入世与佛道的出世很好的融合在一起,是真正做到“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学习阳明心学能让我们有能力做事,又能收获人生的潇洒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