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生”,我们总是在遇见中迎来一批新生,在告别中送走一批“老生”,在一次次的遇见与告别中,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这些故事,见证着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一
那一年,我初出茅庐,无论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对教育都是一个小白。我不知道高一新生有哪些特点,不熟悉学校有哪些规矩,更加不晓得如何跟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我好像还没有做好准备,就成了高一11班的班主任,而这个时候,又很不巧地遇见了一个叛逆者。
他叫辉,好像天生就跟校规有仇。校规规定在校要穿校服,他偏不穿,说他,他就说一会儿换,要不就说刚出了汗,换了。校规规定在教学区不可以穿拖鞋,他偏穿,说他,他就说一会儿换,要不就说刚鞋子湿了,换了……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发生,扣分条像雪片似的飞进班里。而我除了生气、批评之外,毫无办法。他还在随笔里叫嚣:我们的班主任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对付她,小菜一碟!更令人头疼的是,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说什么“他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之类的昏话。这个班乱得简直像一团麻,班主任工作非常被动。一个学期下来,期末考试一塌糊涂,班主任工作满意率也非常低。
痛定思痛,我决定转被动为主动,趁寒假好好理一理班级管理的头绪。我先根据学生平日的表现粗拟了一个班规,对班级事务做了明确的班务细化;接着重新物色了班干,规定每周开一次班干会议,商议解决班级问题。一开学,这两个杀手锏就使班风迅速向好,绝大部分同学都改变了懒散的作风,开始慢慢进入学习状态。虽然辉还是老样子,但多少也受到了震慑。班规在前,一扣分就要负相应的责任,他也慢慢地收敛了,至少对班级的负面影响已经降到了最低。
遇见辉,让我明白,班级管理要靠班级制度,而不能只靠表扬、批评或规劝。
二
班主任工作第五年,我遇见了烺。见他第一眼,他几乎是半躺在椅子上的,闭着眼睛,一副“什么我也不在乎”的样子。他说:“老师,我就想安安静静地颓废,你不用管我。”当真是遇到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摆烂者。他还说,你有什么事就直接找我,不要联系我父母,否则我跟你没完。
虽然五年中我已“阅人无数”,不再胆怯心虚。但他说的话和他的态度还是让我感觉一下子无路可走了。好吧,我不走家长那一条路。我走你的心路,慢慢融化你。
在一个漫天星辰的夜晚,我跟他坐在教室门口的天台上,聊起了往事。他说他从很小就是被老师用来儆猴所要杀的“鸡”,已经无所谓了,父母也已经完全不理他了。那一刻,我忽然明白,那些生性捣蛋的孩子是如何被一步一步地逼上自毁的叛逆之路的。叛逆的孩子极不快乐。
从那一晚开始,我决心推翻以往对“学渣”的认识,开辟一条全新的育人之路。我请他帮我管理班级图书角,从购买书架到安装书架到图书管理,他做到了一条龙服务,毫无怨言。校运会上,他单枪匹马,从后勤服务到场上竞赛到啦啦队,处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他热爱集体,工作认真负责,除了学习成绩差,不爱遵守纪律,其他方面堪称完美。为什么这样的孩子会遭受一再的打击?
这样的孩子绝不止一个。他们身上确实有很多让人讨厌的小毛病,但是,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也很耀眼。遇见烺,让我懂的教育不要只看表象,而要认真倾听孩子们内心的声音,努力让他们的光芒散发出来。
三
十年后,我已是年级组长,可以说不论是班级管理问题还是学生个人的教育问题,我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从容与淡定已不知不觉地写在脸上。
有一天,我正在巡班,13班的教室突然跑出一个男生,他非常郑重地交给我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纸,说让我回到办公室再看。
在这张纸里,他非常认真地解剖了自己的曾经。他说以前他经常不穿校服,也经常不守纪律,因此经常受到来自班主任和年级的批评。但是,他说,自从我接手了这个年级的管理之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每天都认真穿好校服,遵守纪律,因为他觉得我是一个好老师,他喜欢听我讲话,喜欢看我亲切的笑容,喜欢我身上散发出来的师者的气质。落款是“垚”。
之前从年级中心组其他搭档的嘴里,我确实经常听到这个学生的名字,也多次听到关于他的负面评价。而那次从我读了他写给我的信开始,我觉得他未必真的喜欢曾经的自己,只是他还没有真正遇到一个让他决心改过自新的人,而我就成了那个人。彼时,他在我的世界里还只是一个很陌生的人。
于是我想,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莫过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个教师的成长和修行,也许就是一个孩子人生的标杆。你不需要谆谆教诲,你已成为他追逐的光。那一年高考,他用一年的时光光速超越了自己的曾经。
遇见垚,让我明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一个师者永远的追求。
也许不是所有的遇见都能化作美丽的诗行。一个教师的成长总是要遇见很多很多的辛苦甚至是痛苦才能在学生的点滴成长中看见自己的成长。但是我们总是用彼此的成长互相见证:你的可塑,我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