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朋友,R小姐,
总喜欢在朋友圈发些生活状态的照片
无非是一些生活琐事。
每个人都喜欢在朋友圈里表现,
就像站在深井里朝更广阔的空间大喊。
区别只是,
有的人几天喊一次,
有的人一次喊几天。
R小姐一天按时发3次动态,
早中晚像吃饭一样准时。
一张照片,配一段不知道从哪儿抄来的感悟,
表达对生活以及社会的迷茫和不解。
不是假装。或许是真的太年轻,情绪失控。
每一条评论R小姐都会认真回复,
大概认为每一条评论,
都是关心的代名词。
不评论和点赞,
你就是路人,甲乙丙丁。
我最后终于忍无可忍,
把她的动态屏蔽。
其实我和她关系挺好,
不是心疼刷朋友圈的流量,
而是有些东西,
确实没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驻足。
自己前几年喜欢刷空间,
其实是太年轻,以为周围都围着自己转,
总要去向世界表达点价值观或表现自己的生活状态。
而当我们在乐此不疲地刷着朋友圈时,
我们是在刷着什么呢?
我想,是存在感。
忧郁发作,写下心情,
看到有人点赞和评论,
心里想,呵呵,
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关心我。
然后,一条评论一条评论地回复。
嗯,这人给我点了这么多赞,
下次看到人家发动态,也得去点赞啊,
传统美德不是崇尚礼尚往来的吗?
哎呦,这人说得不错,评论一下。
……
于是,一天中多
少精力和时间都给了智能机,
你也不知道。
只知道本来可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的时间,
你却拿来抱着手机,
盯着屏幕,用满腔热血,
去精心维持隔空喊话的虚拟关系。
我的一个哥们儿,
做生意,买了部智能机,
但就是喜欢用老款的诺基亚,
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那种。
偶尔定个闹钟,待机时间足够长,
关键时候还能当自卫利器,
因为抗摔性比较好。
我问他是不是怀旧,
在走怀旧风。
他回答,不是。
就是喜欢简单,
不想把大好的时间
花在毫无意义的东西上。
他的智能机上,
装的软件也很简单,
一个聊天工具,一个音乐app,
外加一个网页浏览器。
如此而已。
有空就看看新闻,
下载些喜欢的音乐,
能打电话的不发短信,
能发短信的不用聊天工具。
简单,实用。
而且,减少了对某些技术的依赖性。
他还加了个学习交流群,
经常在里面学习知识。
除此之外,摒弃一切虚拟飘渺的东西,
腾出时间就陪在家人身边。
如果尚有余力,再满足一下自己的兴趣爱好,
出去旅游,走走看看,
多交些朋友,
生活过得充盈丰富。
推荐一个资深专业 深度纯玩的旅游网站
扫码关注 有惊喜
当你把大把的时间
留给了冰凉的现代机器时,
有些人却把美好的东西,
分享给了身边相爱的人。
有一天,我正在楼顶上乘凉,
见到一对衣着清爽的老人
在楼下一起散步,
忽然老头儿停步,
在原地教起了老伴打太极拳。
两位老人一招一式,
行动缓慢,动作认真,
脸上溢满着祥和而阳光的笑容。
那一刻让我动容。
那是两个人最好的爱情。
我能想到的幸福,
是伸伸手就能抓到你的手,
转转脸就能看到你的笑容。
即使不能,
也要把宝贵的时间,
留给身边还未远行的人。
而不是我千里传音,
你敷衍一句,
却从此
死在了各自的朋友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