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自从我知道了这个事实之后,我就知道,我必须厚脸皮起来!并非是我当真恬不知耻,而是现实往往太直接。
在以前,厚脸皮是一种缺点,是说一个人丝毫不知进退和羞耻,可以不顾他人的意愿要求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的性格,这种人一大特点就是非常非常的自来熟。
但是,这样的性格当真一点不可取吗?我用事实告诉你!
先说中国历史上脸皮的人,我个人认为是孟获,他的厚脸皮已经超出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为什么呢?
1. 今天说的明天就不承认
2. 大言不惭吹牛皮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一带少数民族的首领,曾经起兵反叛蜀汉,后来被诸葛亮七擒七纵并降服。《三国志》本传中并未记载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春秋》和《襄阳记》等史籍中有记载,小说《三国演义》中也对"七擒孟获"的故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那为啥他会被抓七次呢?实在是因为他的厚脸皮。孟获每次被诸葛亮抓住,都说:你下次再抓到我了,我就服你。(若丞相再能擒吾,那时倾心吐胆归降。)结果每次都不投降,还大言不惭地说我下次绝对不会再被你抓住!
诸葛亮把孟获放了,客套的摆上酒席,说要宴请贵客,要是常人,作为被俘的敌军将领,恐怕早就跑回家了,而孟老板却“饮酒至晚,获辞去”。还吃着人家送上来的好酒好菜,直到很晚才回去,这完全是脸皮够厚,不把自己当外人啊。
他屡次耍赖说不算得是他输,要与诸葛亮重新比过,诸葛惜才,只能随了他继续厚脸皮下去,一直到第七次抓了他才算真正投降。
但是,这样的孟获,却是后来归顺蜀军之后的又一猛将,他不但作战勇敢,意志坚强,而且待人忠厚,很得民心,而且,因为他的“厚脸皮”,救了一城百姓的性命,也降得很名正言顺。
而在民国李宗吾先生所作《厚黑学》中也有很多关于厚脸皮的记载,作者的观点是曹之心至黑,备之面至厚,权之面与心不厚不黑,亦厚亦黑。但是,正是这样让人瞠目结舌的性格特点,他们才能成为一方霸主,看来要想成功的人,还是要把脸皮厚起来。
因此,刚来上海的我,充分发挥了厚脸皮的作用。我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没有人看,我便上街一个一个地让别人关注,然后我送小礼物,将身边的亲朋好友发了个遍,还在每天更新后重发他们微信上面,我努力到吐血,脸皮厚到把朋友都“得罪了个遍,虽然有人烦我,也有人骂我,但是,如果我脸皮薄,不敢让别人看我的文章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那我及只会停止不前。
我只用了20天就将微信公众号白丁书舍做到开通了原创、留言和打赏功能,虽然至今阅读量还是很少,但是我会继续厚脸皮地给自己宣传,写自己的文章。
说着说着就有点鸡汤了,好讨厌,但是这确实是事实,我的真实经历。
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他是卖汽车的,一开始,他啥都不懂,是真的不懂,他连自己的驾照都没拿到,还妄想卖车。我们都嘲笑他,当然,只是随便调侃几句,但没想到他一点都不生气,像我一样,到处接名片,认识很多人,就天天打电话询问顾客的买车意向。
我问他,难道没有人烦你吗?他说他打的电话五分之四的人都给他拉黑了。我说,那你不是啥也没接到?他说,虽然情况不太好,但是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找他买车的,那几个人他会尽量给最优惠,还送什么保养用品和店内维护。现在,他已经做了三年了,月薪三万,他没上大学,但是他比谁都懂怎么卖车。
或许我没办法成为像他一样的人,但是我依然会厚起脸皮来,写自己的文章,做一个牙尖嘴利藐视鸡汤的美少女~
我是白丁,一个牙尖嘴利藐视鸡汤的美少女~你喜欢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