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那里孩子们能吃饱饭吃上肉,就很不错了,特长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家家户户情况都类似:每家都三四个孩子,买衣服尽量往大、往中性颜色买,这样大孩穿完了二孩穿,二孩穿完了三孩穿。很多人读到初中就下学,打工挣钱。这样就出现一个奇怪的情况,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父母寄希望于孩子以后长大出去挣钱,家里经济情况就会好起来。
格局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父母也都差不多,守着家里的几亩薄地。农活忙完,街头一站,最自豪的是谁家庄稼种得最好,谁是干农活的一把手。
教育孩子?他们认为,孩子是不是学习的那块料,是天生的。如果不是学习那块料,再怎么教育也没用;如果是学习的料,不用家长教育,自己就认学,一样考清华北大。
大人们对于大学的认识仅限于在什么地方上学,至于什么大学,都一样。评价大学好坏的标准是工作后挣钱的多少,挣钱多的就是上了个好大学,挣钱少的就是孬大学。
还有一种更可怕的情况,如果你上完大学工作后挣钱还不如没上大学的邻居多,等待你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嘲笑。
什么是发展前途?没有人想知道。
我上大学学的兽医专业,我妈甚至于羞于与别人谈起这个话题。每当别人问起她我学的什么时,她就会不动声色地回答道:“我不知道啊,谁知道学的什么。”
在我妈眼里,上大学就应该学应用英语、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软件工程等这种高大上的专业。在她心里,我就是给小猫小狗看病的,虽然我并不是。但是我也不想解释,严格说来,给小猫小狗看病的叫宠医,我们是面向大型养殖场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但是,有啥用啊?在我妈眼里,反正都是给动物看病的。
我学业并不精,所以不要问我动物的病症及用药,我不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脱离了兽医这个行业,做了幼师。我把教师资格证考了出来,还学了教师编的所有课程,甚至进了教招的面试。我妈还是嫌弃我。我妈说:“人家初中下来的小姑娘一样当幼师,工资还比你高,你说你上大学有什么用?”
我在心里默默翻一万个白眼。我,本科,有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心理学我都懂,我教育孩子的方式能和初中还没毕业的小姑娘一样嘛!
但我妈觉得我还不如人家,因为我工资没她高。地域不同,消费不同,工资水平自然不同,有啥可比性?
我跟我妈说,我会继续往上考。好在今年考上了,我妈打电话说:“行了,你以后爱干什么干什么,我再也不管你了。”
我爸说:“这样就很好了,有碗饭吃。”
在我爸看来,除了国家单位,其它企业都吃不上饭,都很不稳定。在父母眼里,稳定压倒一切。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
你父母对你的期望是什么呢?来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