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中,一進門,便看到餐桌上放著好大一盆楊梅,楊梅顆粒碩大,呈暗紅色,散發著誘人的气息。旁邊的水果盤內,則躺著三只水蜜桃,同樣的誘人。
放好包,換好鞋,走入兒子的房間,看他正聚精會神地看著《三国演義》,那是他最近階段最愛看的書。兒子見我進來便放下書和我聊了起來。
正聊著,婆婆端著水果盤走了進來,述説著她今天如何挑選楊梅,准俻泡酒,如何買了一元一斤的桃子,這幾只有些破皮,要先吃掉,云云。
我是不能吃的,因為還在復食階段,便推説太飽,吃不下。婆婆先將一只桃子剝了皮,嘗了一口,説很甜,便讓兒子吃。小家伙還很挑剔,嫌皮上有毛,最后還是奶奶幇忙給剝了皮,才肯吃下去。
心里有些遺憾,畢竟水蜜桃和楊梅都是正當季的水果,前階段枇杷上市,沒買來品嘗,已經有些后悔了,這次又要錯過這兩樣,真是太可惜了。
雖然不是正宗蘇州人,但作為一个久居蘇州的新蘇州人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蘇州飲食文化的深深熏陶,吃東西講究當季,別的食物可能還无法完全做到,但水果是盡量挑當季的買。
其實今年水果吃得也少了,因為学習中醫,知道了水果系寒涼之物,少吃為妙。反而是熱性的榴蓮,因全家都喜歡,所以吃了很多次。
再説回楊梅和水蜜桃,就算復食結束能夠吃了,我想我也不會像以往那樣吃个沒夠,“我需要”和“我想要”之間,其實存在很大的距离。蘇州人講“少吃多滋味,多吃无滋味”,品嘗一點,留無限回味,不負老天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