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认识她,很难想像如此秀气的她, 怎敢不顾高原反应的巨大压力,前往海拔4500米的川藏高原。原因无他---------一份对爱的执着、一种对情的负责。。。。
2016年的6月,宜洁从七七哪儿听说在海拔4000多米的甘孜县石渠八若寺有位洛扎师父,为了鼓励藏族穷苦孩子能接受教育,到处化缘物资---二手衣物、粮食等,送给愿意来上课的孩子, 以此为诱因让经济条件拮据的父母同意孩子去上学。。。。
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宜洁顿时震惊!不是每个孩子都该受教育吗?不是父母都渴望子成龙吗?
怎会是为了衣食才愿意送孩子去上学? 当她听到洛扎师父的故事后,她立即和洛扎师父联系上,除了支持募集二手衣物和大米外,她问师父还有什么可以做,师父说出他的心愿------盖一座校舍让孩子们可以安心学习(请参见 --- 他幼小迷失获救,他长大传爱募款! - 简书)就这样, 宜洁毫无悬念地投入建校基金的筹幕行动,过程中,她时常关注建设的进度,洛扎师父也及时分享照片,但众口纷纷,难免被质疑,感性的她毫无疑虑地相信洛扎师父,同时理智地告知赞助的朋友, 她一定会亲自走一趟。。。。。
2017年12月经过一年半的爱心接力,校舍终于完成了 (请参见18个月,有您圆他梦,200多个孩子有福了 - 简书)
2018年4月22日 宜洁和七七实现了她们的承诺, 来到了让她俩牵肠挂肚近2年的川西雪域高原!下飞机迎接她的是让人忐忑不安的一片辽阔苔原---缺乏树木、空气稀薄,她暗自祈祷只希望自己能挺住,千万别被高原反应给击倒。。。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与洛扎师父在玉树汇合后,就继续往八若村出发了。当海拔到4500米的时候,宜洁出现头部剧痛,呕吐,七七则是心跳加速。极度不适的高原反应袭击而来。。。。然而当抵达目的地,看到百多个淳朴善良的孩子出现在石屋校舍时,这一路的颠簸、艰辛顷刻都被释然。。
宜洁抱着既然来之必晓之的心态,想解开洛扎师父作为一名佛教僧侣,为何投入最大的资源在孩子们的教育上。
一如宜洁和七七所见,在此高海拔的地区,气候寒冷,长年雪季,农作物生长受限, 藏族只能靠牧羊、耗牛为生,生活困难, 多数孩子被视为家庭重要劳动力的来源之一, 难怪学龄孩童没有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在此被视为正常.......
为了更详细了解学龄儿童的状态,宜洁和七七造访八若寺所在的的公办村小学,全部是8-15岁的藏族孩子,约有150个学生, 有公派的一位校长和八位教师,都是藏族,教学课程内容包含藏语、汉语跟数学,还有美术、历史、地理等科目。老师们充满教学热忱,但是简陋的教学资源,欠缺图书馆,无法提供孩子们更多的课外知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热忱,当然 家长也就忽视教育的重要。加上政府基于对孩童安全考量,一旦下雪, 学校必须停课,这样的情况导致八若寺这所小学的孩子学习进度严重落后, 虽然义务教育是九年,但以去年为例, 20多位六年级应届毕业生,只有6名学生被中心中学录取能顺利进入乡办中学。。。
宜洁和七七终于明白,原来透过爱心人士捐助完成的石屋校舍,承载着洛扎师父 和 巴若寺小学校长和老师们多大的希望。。
----石屋校舍可以作为八若寺小学冬季放假的补课校舍,让孩子的学习不因为下雪而中断。。。
----石屋校舍可以容纳体制外的孩子,包括 错过入学年纪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孩子、学龄前的孩子等
师父和老师们希望透过教育,孩子们学会良好的卫生常识,远离疾病,健康成长;经由学习, 孩子们能与外界顺畅的交流,改变生存的模式。然而让父母愿意让孩子上学,提供物质作为替代孩子劳动只是消极的做法,能让孩子喜欢上学习才是积极有效的方案。。。
她俩和洛扎师傅、巴若寺老师们讨论后,以 ”建构温暖舒适的学习环境、多样丰富的的学习内容“ 来吸引孩子。。萌生了文化援助计划的想法,
【 图书馆】+ 【多媒体教室】+ 【石屋校舍供暖】
六月能实现图书馆的捐建----给孩子最好的儿童节礼物,丰富孩们课外的知识。。。
九月能完成石屋校舍供暖工程----让孩子的学习不受雪季影响, 明年能有更多孩子顺利上乡办初中
十二月能顺利架构多媒体教室----让孩子学习更多彩、视野更宽旷,并且利用网络无时差的与全世界接轨!
生活在城市的我们,无法想象生在藏西高原上孩子无法上学的状况,
希望透过我们的努力,让藏族的孩子能接受教育,进而拥有扭转人生的机会。。。
期盼有您的帮助,让这些孩子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请随喜捐助,不限金额,随愿转发,更加感激。。
也许我们的一杯咖啡, 一场电影,一件衣裳,一顿简餐,,
都将因为爱的化学作用转化成孩子们改变未来生活的动力
无限感恩自去年募集校舍基金以来,许多挚友的支持。。让我的油画为您的善举留下美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