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就想做班主任》有感
初次见到于洁老师是在学校安排的暑期讲座会上,短短几个小时,便让我对她充满了敬仰之情。她,端庄大方,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垂在脑后,举止端庄,嗓音清亮。从她嘴里发出的音节,宛如天籁。分享的每一件事,都让我动容,一个班主任能做到她那样,确实称得上是“最美班主任”!有幸拜读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没有华丽的文字堆砌,字里行间却如涓涓细流,淌过我的心间。
首先,我读了朱永新老师给这本书写的序,正如其中写到,这本书朴实、诚恳,没有任何矫揉造作,有的只是一个班主任需要关注到的方方面面,初心、班级管理、自我修炼、师生互动……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一定要扎根到学生的心灵。教师最要紧的是能够“沉下去”,沉到课堂里去,沉到学生中去,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和学生在一起,一起学习,一起生活。
作为一个新进老师,我对于老师的第一辑:教育很美好,道路很艰难感触颇深,如书所说,我为什么要做班主任,我也反复问过我自己,首先,这是学校安排给我的任务,同时,也是对我的一种历练。有人和我说过,不做班主任的老师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班主任的工作虽然繁琐、复杂,但却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想法,我想这是其他任课老师都不会有的感受。刚接手我们班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经验,所以感到十分彷徨和无措。开学至今已有两个月,我们班的问题还真不少,学生课堂纪律差,上课自由散漫,精神无法集中,家长配合度也不高,这让我的正常教学一度无法开展,恰好在这个时候,我翻开了于洁老师的《我就想做班主任》,其中她说到,要像老郭种树一样做教育。我对学生不应该一味的苛责,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达到我的要求,而应该因材施教,松弛有度,只有舒适的教育,才能让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轻松和享受。
在设定班规时,要贯彻实行,但班规的设定应当松紧适宜。孩子就像树,若是太松,根基不稳则可能太过脆弱,容易夭折;若是太紧,又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其更加厌恶老师和学校。
我们班就有这个的一个孩子,他在第一个月产生了强烈的厌学心理,老师说什么都装作听不到听不懂,在课堂上,自己不听还要去影响其他的同学。封闭内心,极度冷漠,不愿参与任何的班级活动,我按照于洁老师的方法,适当的给孩子空间,也积极与他的家长沟通交流,庆幸的是,在家校双方的共同配合下,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他的情况有了极大的改善。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学习的自觉性也慢慢上来了,也愿意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在他担任班级劳动管理的岗位时,一丝不苟,完成的非常出色,我给予了他百分百的肯定,孩子开心极了。
后面我会继续研读《我就想做班主任》,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自己的孩子,像爱自己家人一样去爱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