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了一本超赞的书,来自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创新者的任务》。给我最大的两个收获,一是营销不是卖产品,而是通过解决方案帮助客户实现目标;二是学到如何通过理论分析案例。
什么是用户目标达成理论?
洞察用户想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出于什么目的来购买你的产品?
不是产品,是用户想要取得的进步,帮助用户实现他的目标。
分析用户背后的需求,需要了解顾客在特定情境下想完成的“任务”,比如早上上班时想喝奶昔的顾客与休假时喝的顾客的场景不同,那么他们需要的奶昔浓度、添加物会不同。
创新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什么因素促使用户做出了选择。当你从顾客的角度思考产品在跟哪些商品竞争时,新的机遇就出现了。
用户目标达成理论的结构层级
1.了解用户想要完成的任务;
2.把观点变蓝图,引导产品或服务开发,打造产品的完成任务体验;
3.整合公司的能力和流程;
4.好方案应注意的关健因素。
什么是用户目标?
用户其实不是购买产品或服务,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有所进步,因此才把这些产品或服务拉进生活中。我们把这个进步称为“用户目标”。
用户目标的要素:进步,情境,功能和社会及情感层面的复杂性。进步代表朝着某个目标或愿望前进。
用户目标是某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所追求的进步。
用户目标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所以界定用户目标时,情境是核心,也是创新的关键。
用户目标会持续、 反复发生,很少是独立事件。
用户目标洞察是一点点拼凑起来的,更像一个故事,而非统计资料。
如何有效应用目标达成理论?
寻找用户目标的5种发掘方法
1.从生活中寻找;
2.从“尚未消费”的领域中寻找;从那些没有使用任何产品或服务的人身上,也可以找到等着你去解决的用户目标。
3.找出暂时的变通做法;直销银行ING Direct,开发的“老爸银行”功能。
4.关注你不想做的事;不想做的事称为“负面用户目标”。
5.找出产品不同寻常的用法。观察用户如何使用你的产品,发现潜在用户目标。
社会、情感功能
在创新之前,先要观察这个用户目标的背景情况,了解它的情境脉络。想要开发让用户在生活中使用的产品或服务,你必须广泛深入地观察,不仅要找出功能层面的用户目标,也要找出用户想要满足的社会和情感层面的用户目标。
比如纸尿裤的功能,除了宝宝可以安心多睡一会,还能影响夫妻居家生活,因为孩子熟睡,一周她和先生过了三次夫妻生活。
构建用户故事
“爱彼迎”推出服务之前,构建出45个不同的情感时刻。把用户的烦恼拼凑在一起时,就能勾勒出故事的全貌。
宜家的客户群不是由人口统计学界定的,而是根据大多数用户进驻新环境时想要完成的任务来设计的产品。如明天我一定要把这个地方的家具全部搞定,因为后天我就要上班了。
企业如何达成?
以用户目标为核心,哪些体验元素对用户来说最重要,并定义指标去评测绩效。
有了理论,接下来继续刻意练习,根据书中说的用户目标达成理论分析案例,通过思考——分析——实践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更深入研究,把知识变成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