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梁树丽
我是在帆书上面听的这本书。
说实话,我第一眼看见书名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们班上的孩子,我直观觉得他们就是这样。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看,他们不仅成绩不爱学习,而且连最基本的常识也不清楚,比如河南的省会他们竟然会回答“新乡”。说实话我非常替他们的前途堪忧,但是人家就是不学习,而且每天依然乐观自信,吃吃喝喝玩玩中无忧无虑成长,这种心态我们不得不服。
相比之下,我总是缺少自信,尤其越读书,越学习,越感觉自己像个傻子,而且面对教学我也总是战战兢兢,完全没有自信和优越感可言。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是自信呢?很多的追问让我对这本书有了强烈的欲望。
这本书的作者是大卫·邓宁。他是达克效应的提出者之一,也是非常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他说如果一个人无知到一定程度,他就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的无知。当然出现无知的这种状况不只针对某一部分人,而是我们所有人在某些层面上都有可能出现达克效应,这就是这本书所要解读的问题。
就拿我个人来说,没有读家庭教育类的书籍之前,我就固执地认为我的教育是最成功的,而且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我的成功,但是读了很多书之后,我发现自己原来的固守都是不准确的,或者说很多都是错误的。比如夫妻之间沟通交流,我们要学会表达个人感受,而不是只会评价对错;比如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们要做到“和善而坚定”等等。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讲的就是“从认识偏差到自我洞察”,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我们为何无法看出自己能力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元认知缺陷,我们无法认识到自身缺陷的程度和存在的症状,或者低估自己,或者否认自己的差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典型的例子,比如越是优秀的父母越是热爱学习,而真正最需要学习如何教养子女的人则会认为“这都是胡扯,我们家的教育方法棒着呢,就揍他就行了,说那么多都没用”。你看,越是无知的人,越会心安理得地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我们必须明白做事的技能同时也是分辨自己表现的技能,所以当一个人不具备做事的技能的时候,他就不具备分辨这件事好不好的技能。班上很多孩子就是这样,比如刚处理过一个学生在班上放炮这件事,没过几天又有一个孩子在寝室放炮,我们很诧异学生的表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是元认知缺陷。
我们做事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叫作认知,我们对认知程度的了解叫作元认知。
为什么一个人读的书越多,他就越无知呢?因为读书越多的人,知道的“已知的未知”会越多,因为你的认知边界在扩大;读书少的人认知边界小,所以他“已知的未知”很少,但是他“未知的未知”很多,他不知道,他没概念。但当你读书多了以后,你“已知的未知”就变多了,你觉得“这个我也不懂,那个我也不懂,我不懂的事越来越多”,但是你跟那些不读书的人比起来,其实你“未知的未知”减少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自信的原因。
当然这本书里还提到人有自证预言的倾向,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这样。比如我们告诉学生他很聪明很有潜力,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学生的成绩后来就慢慢提高了,所以我们应该多发现学生的优点,然后去无限放大。
但是我们很多家长就喜欢说孩子不行,老担心孩子,老觉得孩子完蛋,你这种担心会形成诅咒,就是因为你有自证预言的倾向。你不如觉得这孩子好,傻傻地开心,觉得这个孩子很棒,这个孩子很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好。
自我认知到底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怎样的意义呢?苏格拉底曾说,“唯一真正的智慧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道出了自我认知的全部意义,可以说,我们一生中经历的无数选择,做出的无数决定,都是依据自我认知来进行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板和缺点,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不足的地方,关键是我们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现实是人们在面对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时往往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不擅长游泳的人不会去参加游泳比赛,因为他们会很清楚自己做不到。而当人们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认为自己有相应的能力时,则会很难认识到自己的欠缺。
正确地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虽然我们时刻与自己相处,但有时候我们却不够了解自己,或者说无法给予自己准确的自我评价。我们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获得准确的自我评价,就必须跨过诸多的障碍,跳出认知的偏差,去获得清晰的自我洞察。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其实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困难,但是我们还是要有勇气去克服并战胜自己,洞察自己,告别无知和盲目自信。
感恩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