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文四大板块:
-为什么要做选品
-选品四个微观标准
-选品四个宏观标准
-小结
2.为什么做选品
-目的-
选品的目的是提高用户购买的概率
a.供给:零售商/品牌商通过一些渠道给用户提供一个或多个产品解决方案(理论上压缩产品选择数量意味着用户购买的概率越低)
b.需求:面对产品推荐, 有四种结果:没有需求、需求较弱可买可不买、需求较强但有其他更心仪的选择、认为产品推荐满足自己的需求
-影响购买概率的因素-
用户购买的主观意愿、品牌提供产品组合的匹配程度和众多因素
【注意】面对产品组合, 即使用户的需求被完美满足也依旧有可能不购买(比如路过便利店刚好口渴但自带水杯), 所以选品只是提高购买概率的手段之一
-供给方策略-
基于一定规模的用户群体, 提供相对高效的产品消费方案, 以提高运营效率(更高收入、更低成本)。 围绕用户需求做产品组合是常见的方案。
【举例】手机品牌提供青春版到高端版各个档次的手机、零售商集合几十个品牌、电商平台围绕搜索关键词显示不同价格、款式、品牌的同类产品。 都符合货架思维。
【思考】优衣库场大促次选品也会遵循这样的原则, 比如防晒衣专场里:款式(男款、女款、童装款)、价格(新款正价、限时特优、卖变)、设计风格(纯色、印花)、材质(网眼款、棉质款)等。
【注意】虽然产品组合的sku越多用户选择越多, 但需要控制数量不能多到影响用户的“决策时间”
-直播选品很难的原因-
主播只能给用户提供1v1的产品推荐, 不能推荐一个产品组合,需要提高选品的精准度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总结-
a. 选品的目的是提高用户购买的概率, 用户希望有点选择但又不比花费太多时间, 品牌需要提供合适的产品组合以期提高用户购买的概率。
b. 选品的难度和产品组合里sku的数量成反比, 数量越少, 难度越高, 对精准的要求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