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忘年交,刚过完60岁大寿,他的职业故事,从我第一次听说,就觉得耐人寻味,职业路子如下:
12-24岁,跟随上海某大师学习魔术,曾在比较大的舞台上,多次赢得过掌声。
25-45岁,转行在上海一家公司做模具,从学徒到师傅,带过很多有点名气的徒弟。
45-50岁,转行在上海做房产销售,由于人脉关系的把握到位,销售业绩也算可以。
50-55岁,转行在上海一家公司做设备维修,从维修工做起,最后做到了设备主管。
55岁之后,跳槽在苏州一家企业,继续从事设备维修和维护工作,直到现在。
我有个朋友,年近40岁,他的职业故事,虽然看似平淡无奇,但也暗藏玄机,职业路子如下:
23-26岁,在一家国内大型集团公司做行政工作,从行政专员做到行政主管。
27-32岁,在同一家集团公司下面的分公司做人力资源工作,从主管做到人事经理。
33-36岁,跳槽到一家国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做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分公司副总。
37岁至今,跳槽到一家小规模公司做人事总监,但由于等等原因期望跳槽却不成功。
我曾就那位忘年交的经历中每一个转折点问题,专门请教与他,究竟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跨行,他说,跟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我曾就这位从事人事的朋友每一个转折点问题,也专门请教他,究竟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换平台,他说,平台都有平台的局限性。
这些年我时常设想一种情形,如果,这位忘年交朋友当初至今一直从事魔术表演,或许现在是名家,也未尝不可能,这点在这位人事朋友上也得到验证,他27岁入行人力资源,觉得这个行业在国内兴起的时间不长,虽然当时很多企业还不是很重视,但根据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人力资源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所以,只要通过不断学习和经历,为以后更好发展做好准备就可以了。
我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先选行业,再选职业,再选岗位,然后再制定规划。这句话,很多职业规划的老师在课程里面,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我只想补充一点,选择是一种能力,支撑选择能力的是,信息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三种能力,尤其是信息收集能力,其实,要做到这句话,也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又不能不说的一点是,在吹捧概念的时代中,这些关键的细节往往会被忽视,至少会不被重视,我想,可行的措施,可以向校友中、朋友中那些成功的职业人士,多多请教,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或建议,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快捷的补充方式。
我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选对企业,然后选对岗位。这点是我自己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找这方面参考资料的时候,我发现我能找到的相当少,当时我就在反思一个问题,如果如果不能选对一个企业,又怎么可能选择好一个岗位呢?选择好岗位和选择岗位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比如,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的岗位,和选择一个不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的同样一个岗位,其实2年下来差别还是很大的,所以,我把选对企业,作为选对岗位的一个关键,在这点上,我不能不说那位人事的朋友,在这方面栽了个跟头,他现在所在这家企业虽然目前在行业是具有优势的,但是,这个企业5年前的发展情况和今天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一定有企业自身短期无法改变的原因影响着这个企业。在选对企业这个方面,我个人的看法是,从企业的成长性、价值链流程、企业文化等进行判断,信息来源不一定要来自于企业的HR,有些信息完全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该企业前员工等相对客观的第三方进行甄别,以保证判断的独立性。
某一定程度上而言,职业的成功决定着生命价值的实现程度,所以说,一个忠实于生命价值的人,需要好好研究一下职业成功的这件事情,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成功的职业路径,赢得人生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