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者把生活看作一个合作的舞台,而不是一个角斗场。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强即弱,非胜即败。其实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人际交往的六种模式
双赢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人际交往的哲学,是六个交往模式之一,这六个模式分别是:
利人利己(双赢)
损人利己(赢/输)
舍己为人(输/赢)
两败俱伤(输/输)
独善其身(赢)
好聚好散(无交易)
作者的观点是要么双赢要么好聚好散,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其它模式上面。
作者的指导思想是以原则为中心,从而可以以正确的视角看待问题,并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重视对方之得如自己之得,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够的立足空间,他人之得不必就视为自己之失。
上周末公司组织户外拓展,第二天的活动是每个队伍按照第一天的名次领的部分启动资金,去完成吃货的任务,价格越贵的分值越高,当然每个队伍的资金都是非常有限的,即便是第一天排名第一都队伍资金也不充裕。
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想要拿高分,那么队伍之间都合作是必要的,echo同学很机智的想到了和好友karen同学通过共享图片的方式两个组共同拿到分数(双赢思维),我们组拍摄karen组的松子桂鱼和蟹粉豆腐,作为回报,我们把买到的大麻球贡献出来供karen队伍拍照并品尝。
在我去给友队送麻球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友队后勤由于计算失误,多点了些菜,导致经费完全花光,这对他们后续的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目的地离吃饭的地方还是相当遥远的,如果没有经费也许只能发送全体队员跑步到达。此时karen和frank一起试图说服我能够赞助他们50块大洋,当时我内心有点小纠结,发自内心的说我特别想马上从我们的经费中拿出50块给友队,但是,我的纠结在于 :钱不是我个人的,我只是替队伍保管,我觉得我没有权利这么做,除非争得队员同意,而且我们队也只剩400块并且没有吃中饭;所以我还是决定让karen给echo打个电话,我快速下楼跟队友说明情况并获得支持;等我下楼后遇到echo,两人一商量并没有其他队员在场,echo 以大姐大的风范迅速作出决断“给”,我也瞬间心情舒畅很多。
假如友队在向我寻求帮助的时候我能够运用“双赢思维”,这件事情我也许会处理的更好,50元并不会队我们队伍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可以帮助友军继续前行;
-- 如果友队赢得了比赛,那么功劳簿上也有我们的一半。
-- 如果我队赢得了比赛,那么我们应该会更佳自豪。
-- 如果我们两队都没有赢得比赛,那么我们两队体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
通过这个双赢的思维简单思考一下,没有什么好纠结的了!最后顺便吐槽一下友队的后勤,估计是吃货队派来的内鬼:)
<<返回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