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家园】
老公特别喜欢给别人分享他学到的知识或者感悟,不管是书上看到的还是工作上学到的,也不论何时何地,简直把“费曼学习法”用的出神入化。
前天早上,他把我和运营店铺的小伙伴叫到一起,说他学到了一个词:小而精。大致表达的意思就是他在学习理财的这几年,总是追求学习更多的理财知识,一味地追求大而广,却忽略了每个知识点的应用和体验,看似学了很多知识,却都不精。
然后他又转头问小伙伴:店铺的运营过程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总觉得运营要做的工作很多,也听了很多课,却没有真正学透。我们都深有同感,学了很多这样那样的课程,但一到实践时,却毫无头绪。
我最近对“小而精”这个词感受比较深的是看了一部电影,张艺谋和张末导演的《狙击手》。这部电影是去年大年初一上映的,但却没有丝毫的宣传印象,但是看完后才感慨,敢把这样的一部“小”电影放在春节档,确实像张艺谋的风格。
这部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第一部“纯战争片”,不同于以前看的《八佰》、《战狼》、《长津湖》等,这部电影没有连串的狂轰滥炸,也没有各种特效堆积,甚至导演都没有用一线的明星去博取流量,而是在“小”上面下足了功夫。
它将视角浓缩到最小,小到只有一个雪地场景,两只对战的小分队,几杆枪,为了一份事先不知道的情报,一个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战友,双方博弈拼杀,突出重围。
“不起眼的战役,发生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在历史上几乎没有记载,牺牲了一个班的无名战士”。而这样的一场战役,只是众多无名战役的一个缩影。
导演张末说:“展现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这部电影做到了,没有枪林弹雨去迷惑观众的双眼,而是展现了每个人的智慧,连对手都智商在线。
因为克制,所以精致。
电影中的一句旁白:“我的战友都牺牲在那个无名的山坡上,只留下了一个个普通的名字。”这一个个普通名字的背后,体现的是一种战争精神的“大”,而不是战争场面虚假的“大”。
当主旋律终于不再是廉价煽情,特效堆积,而是学会了调整焦距,踏踏实实的讲好一个故事,那么故事里人的“真实”才终于放大、立稳。
仔细想来,读书好像也是这么一个理。
自从每周读一本书后,有时总是跟不上步伐,别人都快读完了,我才刚刚开了个头,总想把一本书完完整整的读完,好像这样才能把一本书“吃干抹净”,后来发现看不完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我当然知道“读不完也没关系”这个道理,但这种“一书未完就看它书”的焦虑一直隐隐存在。
那次老公在睡前随手翻看《洛克菲勒》,我看他只翻看了两页就放下了,我刚想开口说他看书没有耐心,然后他就开始跟我分享他看到的一个观点,而且联想到了创业、理财和家庭上的事,足足给我讲了十几分钟,我在佩服他滔滔不绝的同时,还是脱口说了一句:“这本书你都没看完呢!”
他说了一句:“我虽然只学到了书上的一个观点,但是对我的认知有了新的启发,这本书对我来讲已经是看完了。”
现在想来,虽然他每天没有我看的书那么多,但他却是真正的“读书人”。
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书那么多,好书,烂书,见过的书,没见过的书,实在太多了,书上的知识点、观点更是千人千面,一味追求阅读数量,反而是“假大空”。
伏尔泰说过一句话:“书读得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时,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书不在于你拥有多少,或者读了多少,而在于你是否遇到一本书,读了之后,你的人生从此不同以往。
不管是读书也好,工作也好,希望我们不再盲目去追求“大而广”,而是立足思考本身,去深挖事物的本质,将“小而精”的精神结合长期主义,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突破更好的自己。
//www.greatytc.com/c/57e28a11c7ed